指导单位:北京万融教育管理研究院 万方科技学院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导航    范文数据库    最新征稿通知    期刊百科与写作常识    办理流程    汇款方式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搜索:
  万融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权威 专业 诚信 快捷 竭诚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学术创新和期刊出版业发展服务 稿件咨询电话:13693011947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教育期刊
教育期刊    
 经管期刊
教育期刊    
 社科综合期刊
社科综合期刊    
 医药期刊
医药期刊    
 农林期刊
农林期刊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    
 政法期刊
政法期刊    
 文学艺术期刊
文学艺术期刊    
 计算机期刊
计算机期刊    
 其它期刊
其它期刊    
 
 
 
        万融权威期刊网 >> 范文数据库 >>

社会化改革下的高校后勤管理研究

发布人:admin 浏览 807 次【字号 】 发布时间:2012年7月28日 打印本页

    
社会化改革下的高校后勤管理研究
                                  林礼琴
(福州大学,后勤基建资产管理处  福建  福州  350002)
  要:高校后勤管理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随着近些年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张、办学质量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形势下,对后勤管理与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国家经济管理体制一样,我国高校后勤工作也经历了由计划管理向自主管理转变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逐步完善,相应地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正有序的推进并取得初步的成效。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下,如何进一步做好高校后勤管理并实质性的提高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高校后勤管理研究的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就这一领域做些粗浅的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化;改革; 高校后勤管理
一、引言
    在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伴而生的一种新生事物新提法,它的出现距今已有二十多年了。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为主,适应高校办学需要的法人化后勤服务体系。可以这样说,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的向前发展。然而,在看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必须静下心来思考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在社会化改革下如何做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
高等学校后勤管理是学校正常运转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经过不断探索、不断实践,逐渐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转为综合承包的契约式管理,通过体制改革、引入企业化管理,后勤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后勤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有力地保证了高等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深入分析总结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及如何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对于进一步理顺高校后勤运行机制,推动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深入开展,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
高校后勤承担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重要职能,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师生对后勤服务和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后勤本身也需要不断调整、充实、改进、提高,使自己的管理水平符合科学化、程序化、专业化,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师生不断提高的各种需求。要满足师生不断提高的各种合理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后勤管理水平,从而不断提高后勤的服务质量,增加师生满意度,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高校后勤管理原则
2.1全局性原则
学校后勤管理要从学校的发展目标、基本任务及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出发,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全局性原则,就是要求后勤管理人员能够从学校全局上把握后勤管理对象,从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需要考虑问题,并将其做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不局限于对管理对象各要素(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进行孤立的分析。应该高瞻远瞩,胸怀大局,明确后勤管理与整个学校管理的关系。
2.2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使高校后勤管理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点。我们在塑造高校后勤文化及管理理念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后勤的工作环境中创造关心人、帮助人、理解人、尊重人的氛围和机制,变后勤员工自发做好服务工作为自觉做好服务工作,把人才资源的开发作为首要任务。善于发现人才、努力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真正在高校后勤形成强大的人才凝聚力。
2.3目的性原则
教学和科研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宗旨就是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的生活服务。学校后勤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宗旨来进行,为坚持这一方向性原则,后勤管理工作人员不但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还要懂得学校教学规律中后勤工作的目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2.4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工作要在正确的思想和目标指引下,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大作用,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培养目标,在完成高校教学任务的同时取得高效益。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要坚持效益性原则就是要合理有效地使用及科学的管理人、财、物、时间等资源,综合运用这些资源并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去促进教学、科研的进展,充分调动师生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社会化改革下优化高校后勤管理的途径
3.1转变观念,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及高校后勤管理特点,提高涉及师生重大利益的决策能力。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准确的判断,准确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后勤管理决策中常出现的问题,很多事由于观念落后,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新要求。要提高后勤管理决策质量,首先要求决策者树立科学观念、超前的预测和战略眼光。没有思想观念的创新,就难以取得后勤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3.2坚持以人为本,凸显管理功能即服务。人是生产力中的第一要素,也是管理中的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在高校管理中后勤工作人员具有双重性:既是接受管理的客体又是承担管理和服务中“育人”的主体。后勤管理人员若能主动热情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学校的后勤工作就会得到师生的理解、支持,就会形成相得益彰的管理效应。因此,调动后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非常重要的。高校的管理者要善于运用科学而艺术的工作策略,变简单的行政命令为指导激励,把学校的整体目标和后勤人员个人的目标指向正相融合起来,营造“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校园理念,使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能充分迸发出来,后勤管理就会有声有色。学校最大的人群是学生,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对象,更是学校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管理者只要把人的文章做好了,人的积极性调动了,后勤管理就会到位,后勤工作的服务功能就会真正得到彰显。
3.3提高高校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利整合、利用后勤资源。加强后勤管理人员培训与学习,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利用后勤资源。在后勤服务过程中,后勤员工直接参与服务过程。后勤工作具有服务属性,后勤服务与管理工作中的“产品”交换过程是以人为载体的。服务过程的提供者和接受者都是人,产品质量的好坏实际上就是服务质量的好坏和满意率的高低。因此,要重视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提高后勤管理与服务质量。
3.4进一步完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高校后勤管理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立足于高校发展实际,构建以服务于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建设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这也是高校后勤系统深化改革并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正确选择。建立以服务为中心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后勤管理和服务质量。
3.5创新后勤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是一个经济实体成熟与否的标志,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实体能否完特定目标的基础。管理好企业的制度很多,对于高校后勤实体来说,笔者认为以下两个机制可从内部缴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为高校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具体是:一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不断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效能。学校后勤服务要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要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要进行改革,而且要不断进行大胆创新,努力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的方向改革。这就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加强后勤服务的监督管理力度,比较科学的、客观的、人性化的发挥并提升学校后勤管理效能。二是,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激励后勤服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高校后勤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要充分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断完善管理的激励机制,促使后勤全体员工能够全心全意投身改革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只有这样高校后勤服务才能适应现代高校发展的需求,才能为高校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服务。
 
四、结语
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解决社会化改革下的高校后勤发展中遇到问题的出路,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管理改革。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改革促发展的思想观念,抢抓机遇,扎实推进,促进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为高校实现又好又快的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做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并非轻而易举的事,而是需要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探索,才能不断提高后勤管理水平,为全校师生提供满意的服务并不断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
   [1]杜必文.校后勤管理改革探析[J].河学刊,2011(02).
   [2] 徐灵江.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重构———基于交往行为理
论的分析[J].管理观察,2010(25):144.
   [3] 郜郑平.关于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探讨[J].致富时代,2009(106):106.
   [4]尹雪梅浅.议高校后勤管理[J].管理科学.
   [5]肖广宏.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J].商业经济.2009(7).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办理流程  
 

      万融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智力支持:北京万方融智教育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天合东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wfjy2000@163.com     客服合作微信:wfjy2008     稿件查询:15611272168   工作QQ:2545197423(学术部);1511597931(李编辑);1977530847(赵编辑)

Copyright@ 2012 万融数据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20017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