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北京万融教育管理研究院 万方科技学院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导航    范文数据库    最新征稿通知    期刊百科与写作常识    办理流程    汇款方式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搜索:
  万融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权威 专业 诚信 快捷 竭诚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学术创新和期刊出版业发展服务 稿件咨询电话:13693011947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教育期刊
教育期刊    
 经管期刊
教育期刊    
 社科综合期刊
社科综合期刊    
 医药期刊
医药期刊    
 农林期刊
农林期刊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    
 政法期刊
政法期刊    
 文学艺术期刊
文学艺术期刊    
 计算机期刊
计算机期刊    
 其它期刊
其它期刊    
 
 
 
        万融权威期刊网 >> 范文数据库 >>

中国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潜力透析

发布人:admin 浏览 895 次【字号 】 发布时间:2012年8月2日 打印本页

    
                                   中国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潜力透析
                                        胡本海  辛仁杰(R.K.Sinha)
【摘要】云南具有与南亚国家开展经贸联系的多方优势,近年来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发展迅速,但贸易规模有限,与南亚地缘规模和人口规模不相称。文章在分析了当前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云南与南亚国家开展商品贸易的互补性和潜力。笔者认为,云南与南亚国家在自然资源,工业、服务业方面存在巨大的互补性,双方只有通过在三个领域优势互补的合作而带动的商品贸易才能摆脱目前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主要限于有形产品交易而在质和量上得不到实质性飞跃的困境。
关键词中国云南 南亚国家  商品贸易  潜力  透析
一、引言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连,北边是广袤的亚洲大陆,南部与印度洋和太平洋相望,是连接中国、东南亚和南亚三大市场陆上最便捷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很早以前,云南就与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有着密切的贸易联系。据记载, 2000多年前著名的“蜀身毒道”即连通四川、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进入中亚和中东地区,被成为“南方丝绸之路”。
2009年7月,胡锦涛主席考察云南时提出要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为今后云南的对外开放明确了方向。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的正式建立,对于具有地缘优势的云南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南亚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阿富汗)是我周边地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也是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地区之一。近年来,南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引起世界的瞩目。中国云南利用自身地缘优势,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拓展东南亚市场的同时,加大了与南亚国家的经贸联系,对促进云南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笔者认为,利用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的水平,充分挖掘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的潜力,不论是从学术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要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现状及特点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云南加大了对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成功推动了面向东南亚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以及“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印政治关系的改善也极大地促进了云南与印度及整个南亚的经贸联系。
(一)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现状
1、贸易规模和贸易增速 新中国的成立与印巴的独立为双边开展经贸联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但鉴于当时彼此经济都很落后,印度又对国家进出口实行严厉管制,进出口商品都需要严厉的许可证;而巴基斯坦独立时经济基础更加薄弱,国内局势不稳,因此,虽然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边境省份云南就与印巴有经贸关系,但双方贸易量都很小,直到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与南亚各国政治关系的不断改善,中国与南亚各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战略协作和伙伴关系,中国云南与南亚国家的经贸联系才逐渐得到加强。2000年以后,云南与南亚的贸易规模开始扩大,当年贸易额达到7694万美元,比1999年增长45.2%。2002年云南与南亚的贸易额突破1亿大关,达到1.1万亿美元。2004年,云南与南亚的贸易突破2亿美元大关,达到2.1亿美元,增长速度高达82.9%。[②]
从2005年到2010年,云南全省进出口总额从47.4亿美元上升到133.7亿美元,年均增长30.4%,其中,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更为突出,2005年,云南与南亚国家的商品贸易总值为2.05亿美元,到2010年一路攀升到9.3亿美元,年均增长35.3%(见表一),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其中云南与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的贸易分别达到6.8亿美元、0.8亿美元和0.4亿美元,远高出中国和南亚国家的贸易增速,印度已成为云南十大贸易伙伴之一,云南的区位优势和桥头堡作用日趋凸显。
 
表一:    云南省与南亚国家进出口贸易总值表    单位:万美元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全省总计
473822
623174
 
877975
959936
801912
1336795
南亚合计
20511
21580
54824
89835
54071
93079.9
比重%
4.6
3.5
6.2
9.4
6.7
7.0
其中印度所占
12464
14069
33250
58557
37926
67782.8
比重%
2.6
2.3
3.8
6.1
4.7
5.1
孟加拉所占
6947
6498
5109
21876
14490
12498.9
巴基斯坦所占
1107
283
13832
6196
770
8334.6
对南亚出口
12263
13857
 
37256
 
65919
 
39493
 
76554
 
向南亚进口
9307
7723
17568
 
23916
 
14578
 
16526
 
贸易差额
2956
6134
 
19688
 
42003
 
24915
 
60028
 
                   
数据来源:根据云南省商务厅规财处提供数据整理得出
2、贸易结构
据第二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发布的云南与南盟各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类别及近年来云南对南亚国家出口商品类别的统计,云南从南亚国家进口商品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包括金属及金属原材料、木材、皮革、硫磺、铁矿砂及精矿、铅矿砂及其精矿、锌矿砂及其精矿、钛矿砂及精矿、煤气发生器、豆油渣等。其中,云南省从南亚国家进口的矿产品包括铁矿砂、铜矿砂、铬矿砂、氧化铝,占云南向南亚国家进口商品的90%以上,在所有进口商品中,主要来自南亚国家的第一产业。
而云南对南亚各国出口商品主要来自第二产业,以成品、半成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包括机电产品、农产品、两烟、化工产品、纺织品及服装、矿产品、塑料及橡胶、陶瓷及玻璃制品、仪器、钟表、机械及运输设备、金属及金属制品、钢铁、石油及石油制品 、 计算机与通讯技术、WT0口径农产品、程控电话或电报交换机、汽车零附件、飞机零部件、新的充气橡胶轮胎、空调器、食糖、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移动通信基站、五金工具、医保、大米、其他特色农副产品等。(参见表二)。近几年来,云南出口南亚国家的商品以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磷化工产品为主,占云南省出口南亚国家主要商品的80%以上。从云南省出口到南亚国家的机电产品主要有发动机和机械零部件,以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为主要出口对象;由于南亚国家农业是主要产业,因而对云南的化工产品特别是农用化肥的需求量很大。
  从云南与南亚国家进出口商品的情况看,云南出口商品大部分是化工产品、特色农产品,即出口是由资源的互补性促成的,而不是由通道因素促成的,云南对南亚的出口产品完全具备了在市场中的特色优势,这是云南出口的品质优势产生的。而进口商品同样是南亚国家的优势资源产品,对于相对发达的云南加工工业
形成了优势互补,而对于基础设施和加工业相对滞后的南亚国家形成了有力的反哺。这也是云南与南亚国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优势互补形成的,云南从南亚的进口资源部分填补了云南产业的缺口,为云南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外部机遇。
表二:        云南与南盟各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类别
 国  别
    出  口
    进  口
 
 
 阿富汗
 
 
食品、机械、轮胎、纺织品、棉
纱、发电机、布匹、收录机、摩托
车、电视机、绿茶、电池、自行
车、成衣、鞋类等
 
 
牛羊皮
 
 
 
 孟加拉
 
纺织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化工产
品、金属及金属制品、钢铁、石油
及石油制品等
皮革及皮革制品、纺织品及相关产
品、冷冻食品、黄麻等
 
 不丹
 
 
 
 
 印度
 
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矿
产品、钢铁等贱金属、塑料及橡
胶、陶瓷及玻璃制品、杂项制品、
仪器及钟表、蔬菜等
矿产品、钢铁等贱金属、化工产
品、塑料及橡胶、纺织品、珠宝及
贵金属、机电产品、皮革、蔬菜、
鞋、帽及羽绒等
 马尔代夫
棉布、轻工业品、机械设备等
 
 
 
 尼泊尔
 
摩托车、化肥、精梳羊毛纱线、生
丝、磁带、电池、手提包、灯泡和
照明装置、阴极射线显象管(彩色
黑白)、气动橡胶车胎、织布
纺织品、祭祀用具、面粉、植物酥
油、手工艺品、铝制器皿、铜制器
皿、纱布、大米、皮革、人造珠宝
饰物、成衣、面条、咖啡、饼干等
 
 
 
 巴基斯坦
 
 
 
计算机与通讯技术、WT0口径农产
品、程控电话或电报交换机、针织
或钩编的服装、汽车零附件、新的
充气橡胶轮胎、空调器、食糖、计
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移动通信基站
棉纱线、棉机织物、未锻造的铜
(包括通合金)、对苯二甲酸、牛
 
皮革及马皮革、铬矿砂及其精砂、
WTO El径农产品、棉花、冻鱼、饲
料用鱼粉等
 
 
 斯里兰卡
 
纺织品、轻工、机电产品、五金工
具、服装、医保、化工、大米、其
他农副产品等
椰壳纤维,椰壳纤维的短纤,落麻及废料
 
资料来源:《第二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2006年12月20日。
(二)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特点
通过对云南省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如下几个特点:
1、 云南与南亚国家的商品贸易额很小,与其地缘规模和人口规模不相称。
2000年以前,云南与南亚双方进出口贸易额相当小,1998年和1999年分别只有5232万美元5299万美元, 2000年以后,云南与南亚的贸易规模开始有所扩大,呈逐年上升之势,到了2002年,云南与南亚的贸易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亿美元。2004年,双边贸易额再次突破2亿美元,达到2.1亿美元。[③] 2005年,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总值为2.05亿美元,占云南省全年进出口商品贸易的4.6%,占中国对南亚国家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的0.62%。2006年,云南省对南亚进出口商品贸易总值上升到2.16亿美元,占比云南当年对外贸易总额的3.5%,从2007年起,云南与南亚国家的贸易总额和比重都有所上升,贸易总值达到了5.48亿美元,比重提高到6.2%,占中国对南亚国家贸易总额的1.09%;2008年达到最高的8.98亿美元,增长60.6%,占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总值比重的9.4%,但也仅占中国对南亚国家贸易总额的1.37%;受自然灾害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双方贸易额下降到5.4亿美元,下降40.1%,比重也相应低至6.7%,降幅达28.7%;2010年有所回升,总值回升到9.3亿美元,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达到7.0%。从统计数据看,云南与南亚国家的贸易额不管是从总量上还是占比上都相对较低,与当前云南桥头堡地位和南亚国家已越15亿认口的规模和现状极不相称。
2、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中,印度是云南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滇印贸易占云南与南亚国家贸易的比重超过60%。表一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0年,云南与印度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云南与南亚地区贸易总额的比重从60.7%一路上升到72.8%,十年来,印度一直是云南与南亚国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2010年,云南与印度的贸易额达到6.8亿美元,占云南与南亚贸易总额的72.8%,占云南对外贸易总额的5.1%,统计数据显示,除印度外,云南在南亚的另一主要贸易伙伴是孟加拉, 2005到2010年六个年度,云南与印孟两国的贸易额分别占云南与整个南盟8国贸易总额的86.2%、96.9%、89.5%、70.0%、95.3%、94.6%。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与云南的贸易量相对较小,而其它南亚国家如马尔代夫、阿富汗、不丹和尼泊尔与云南的贸易量更小,从2005到2010年六年里,马尔代夫与云南的总贸易量为121.5万美元;相同时期阿富汗为34.3万美元、不丹为5.7万美元、尼泊尔为146.9万美元,甚至在有些年份里这些国家与云南没有贸易联系。
3、云南与南亚国家贸易发展不平衡。随着南亚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云南与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取得了较大进展,贸易规模创历史最高水平,合作的领域、层次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和提高,但双边贸易不平衡现象也日趋突出。资料统计显示,云南对南亚的贸易顺差额从1998年的579万美元一直扩大到2010年得60029万美元。[④]近六年来云南省与南亚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顺差一直在扩大。作为云南在南亚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2005到2007年,由于我省对铁矿石等金属原材料需求旺盛,滇印贸易出现逆差,印度保持了三年对云南的贸易顺差,顺差额分别为5800、1167、1478万美元;而2008到2010年三年,印度对云南的贸易则处于较大的逆差状态,分别为11101、9016和35384.9万美元,因此,印度在2005到2007三年维持的顺差总额不足以抵消后三年任何一年的逆差额。与印度不同,孟加拉、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三国与云南的贸易关系主要是以从云南进口商品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因此,三个国家与云南的贸易始终处于逆差状态。
4、云南与南亚国家贸易发展稳定性差,起伏较大。从表一及相关统计数据可以发现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云南除了与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有相对稳定的贸易关系外,与其他南亚国家的贸易关系时断时续,云南在南亚的贸易关系没有真正参与到南盟这个体系中。不论这些国家是大是小,但都与云南具有足够的合作空间。2007年和2008年,马尔代夫与云南没有贸易关系;2008年尼泊尔与云南没有贸易联系,而不丹则大部分年份与云南都没有贸易关系。像南亚这样具有15亿人口的地区以及云南的地缘优势而言,还有半数国家与云南的贸易关系没有确立稳定的贸易机制和伙伴关系是不正常的。第二方面,云南与南亚国家贸易关系的不稳定性还体现在与云南已有贸易联系的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几个国家身上。1998年云南与巴基斯坦的贸易额为11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2.0%;1999年双边贸易额就下降为175万美元,降幅为84.1%,2004年贸易额为14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68.0%。[⑤]2005年到2010年年云南与巴基斯坦的贸易都是在大起大落中开展的。2005年,双边贸易总额为1107万美元,2006年则降到283万美元,降幅达74.7%;而后的2007年,双边贸易总额又狂飙到13832万美元,增长4787.6%;2008到2009年,双边贸易额又陆续下滑,降至6196万美元和767万美元,2010年突升到8173.7万美元,比上一年增长982.0%。同样,与云南已有贸易联系的斯里兰卡和云南的贸易关系同样具有较大波动性,从最近几年来看,云南与斯里兰卡的贸易量在云南与南亚国家中的比重虽然维持在0.10-0.30%之间,但进出口贸易额的波动也比较大:2005年到2008年,云南省与斯里兰卡的贸易总额从524万美元上升到3164万美元,2009年降至811万美元,同比下降74.3%,2010年提升到4364.1万美元,同比上升437.2个百分点。此外,云南与尼泊尔的贸易关系也具有此特点。
三、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互补性和潜力分析
随着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昆交会)和永久落户昆明的南亚国家商品展及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平台的搭建,意味着中国云南拥有了一个中国与南亚各国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为云南和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国云南在保持农业传统地位的基础上,加大对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投入,工业和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17.3:41.9:40.8调整为15.3:44.7:40.0,三次产业对云南省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5.32%、44.65%和40.03%,第二和第三产业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云南与南亚国家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互补性,而中国对最不发达国家零关税的优惠政策的实施更加吸引南亚国家商品进入中国、进入云南,也为云南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机遇。
(一)云南省与南亚国家自然资源的互补性和潜力
1、矿产资源的比较、互补性及潜力
云南是我国闻名的资源大省,有“金属王国”之称。云南的铜、锌、锡金、钨、金、银、铝土矿、铁矿、磷矿等矿藏丰富,至2000年底,共发现矿产142种,探明储量的矿产83种,保有资源储量排列全国前3位的矿产有21种,其中列第1位的是锡、铅、锌、磷、铟等9种矿产,第2位的有铂族、锗、硅藻土等7种矿产,第3位的有铜、锑、镍等5种矿产。[⑥]磷矿资源储量居全国第1位,磷化工主要产品之一的化肥产量2010年在全国居第6位,西部第3位。
但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加速,经济和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矿产资源经济可采储量不足、高效益资源可采量少、重要资源可采储量不足以及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矛盾日益凸显,铁、锌、锡、锑、等10种主要矿产查明资源储量呈负增长,另外云南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矿山规模小、生产能力低、小型和小矿多(占98.6%)、大矿少(仅占1.4%)等不合理现象。南亚国家印度的铁矿砂、锌矿砂以及巴基斯坦的宝石等都是南亚国家的优势矿藏,在开采技术上也占有优势,双方可以开展互补性资源的合作;云南与南亚国家矿产资源的互补性还可体现在勘探和开采技术合作方面,为了解决云南矿产资源利用及开发等方面的问题,云南省着力将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到云南投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同时积极推进云南与周边国家及世界其他地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合作。随着南亚国家工业化进程加速,对工业品的需求急剧上升,而许多工业用煤特别是焦炭以及磷矿等工业资源是南亚国家相对紧缺且需求量大的矿产资源,而且,南亚国家属于农业国,农用化肥需求量大,而这些都是云南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磷矿资源所能弥补的;南亚国家相对丰富的富铁矿、富锰矿也是云南所需的,彼此可以形成优势互补,这种互补优势形成的资源及资源产品潜力巨大。目前,云铜、云锡、云南冶金、昆钢等多家云南矿业企业,在东南亚、南亚及东亚的10多个国家通过合作勘查、投资设厂、技术投资等多种渠道开展矿业项目合作。2009年9月3日,昆明(国际)矿业交易中心成立,其定位为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和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国际性矿业交易平台,该平台的建立为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矿业合作、促进该区域矿业的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2、农作物资源(产品)的比较、互补性及潜力
南亚地区属于农业国家,尤其以孟加拉和巴基斯坦更为典型。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的差异,云南省与南亚国家在农作物资源方面存在许多互补性。云南地处温带环境,素以“天然花园”、“植物王国”和“药物宝库”、“香料之乡”等美誉著称,云南烟草、白药、三七、天麻、虫草、砂仁、当归、草果、茶叶(普洱茶尤为突出)等农产品驰名中外,是出口南亚国家的优势产品,其中烟草产业是云南最大的支柱产业,烤烟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糖产业和茶产业是云南除烟以外的传统骨干产业。目前,云南茶叶种植面积已超过36万公顷,占全国茶叶总面积的19%以上,居全国第1位;茶叶产量已超20万吨,居全国第2位。[⑦]云南橡胶种植业已有相当规模,已建成了仅次于海南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云南橡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已超过48万公顷,2010年产量已达33万吨,居全国第1位,且橡胶的单位面积产量居全国之冠,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云南花卉也成为出口的一大特色产品。云南花卉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有野生花卉约2500多种,在长期的栽培选育中,已推出一批有色有香的奇花异草,其中尤以山茶、杜鹃、报春花、兰花、百合、木兰、龙胆、绿绒蒿等“八大名花”最负盛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云南花卉生产特别是鲜切花生产发展迅猛,2010年鲜切花产量已达61亿支,居全国第1位,出口量占全国的近50%,云南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出口基地。[⑧]南亚主要气候环境为热带气候,其农作物以热带农作物为主,其芒果、棉花等农产品在云南市场上大有优势。这种由气候差异形成的农作物产品具有很大互补性,因此云南与南亚国家开展农产品贸易的潜力是巨大的。另外,南亚国家特别是印度的牛奶、牛肉产品相当丰富,在国内销量非常有限,而在云南市场上却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巴基斯坦的棉花、大米、香蕉、柑橘等农产品产量都很大,用于出口的比重很大,对云南省也具有出口优势,但食用油、豆类、茶叶等产量偏低,难以满足国内需求,依靠大量进口。粮食受天气和虫害影响较大,出现歉收的年份,也需要进口,云南省可以弥补这一缺口。孟加拉的黄麻更是出口云南的优势农产品。总之,在农业资源方面云南省与南亚国家具有很强的互补优势,潜力很大,彼此可以增加合作途径,开展交流平台,拓展贸易空间。
(二)云南省与南亚国家工业(产品)的比较、互补性及潜力
中国长于制造业,而云南轻工业较为发达,在此方面对南亚国家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近年来,在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云南省启动了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不断采用世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烟草行业、能源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化工行业和钢铁行业的销售收入已超过或接近1000亿元,而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发展,销售收入从2005年的32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100.75亿元,也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中医药企业。以磷化工和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产业,以及以水能为主的电力业,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从“九五”时期开始已先后列为云南的支柱产业,据云南省统计局对云南省2009年经济运行情况的统计,虽然经受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但云南省第二产业依然实现增加值2580.34亿元,增长13.6%,拉动全省GDP增长6.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0.4%。[⑨] 这不能不说明云南工业的雄厚实力。南亚国家第二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印度工业设备陈旧,产出效率不高,对整个国家GDP的贡献率仅为26.3%,但印度比较有优势的产业包括汽车零部件产业、轿车产业、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业等,其中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在全球都具有竞争优势。巴基斯坦轻工业较为发达和健全,正着力发展国家重工业;斯里兰卡工业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但较为缺乏资源,大量工业原材料还需要进口,其他几个南亚国家也加大投入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因此,云南与南亚国家在工业及工业产品方面的互补性很强,从工业的起步到工业化时期的过度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彼此之间的互补性潜力巨大。加强云南与南亚国家在工业产业内的合作,特别是在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及电力产品供应、化工产品等许多方面的合作,云南有这方面的优势和能力,云南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认识,充分发挥制造业方面的强项,进入南亚市场,利用各方优势资源,因此而带动的工业制成品可以及大地满足南亚市场需求,云南省应该充分利用“近水楼台”的地缘优势和自己工业发展的长项,密切与南亚国家的合作,对彼此来说都是双赢的事情。
(三)云南与南亚国家在服务业方面的比较、互补性及潜力
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涵盖了从交通通讯到娱乐休闲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广泛领域。服务业属于南亚国家的普遍优势,从表一可以看出,南亚地区的服务业产值占地区GDP总量的50%以上,达到54.3%,其中以马尔代夫见长,达到82.3%;从就业贡献率来看,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也占了半壁江山,达50%以上。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服务业发展迅速,占GDP比重逐年上升。印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交通通讯业和建筑业发展也极其迅速,2010/2011财年增幅为15.0%和11.8%。旅游业是印度政府重点发展产业,也是重要就业部门。巴基斯坦服务业的发展以旅游为支柱,巴基斯坦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为巴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斯里兰卡自然风光旖旎、景色宜人,斯政府重视旅游业的投入开发,2010年,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57.8%,就业贡献率42.9%,两指标在南亚地区仅次于马尔代夫。旅游业已成为马尔代夫第一大经济支柱,服务业对对GDP的比重高达82.3%,其中旅游收入对GDP贡献率多年保持在30%左右。尼泊尔、孟加拉和阿富汗的旅游业近年来也逐渐兴盛,旅游产值逐年提高。
 云南省的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最大的投资热点之一。其中旅游业、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服务业蓬勃发展。服务业已成为云南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2010年,云南服务业在GDP中的贡献比提高到40.03%。 旅游业是云南着力培育的一大新兴支柱产业,云南以独特的高原风光,热带、亚热带的边疆风物和多彩多姿的民族风情,闻名于海内外,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云南与南亚国家在服务业上有广阔的发展和合作空间。由于南亚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南亚国家都急于改变落后现状而大力鼓励外商投资,云南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参加对南亚国家交通基础设的竞标投资建设,由此而带动服务产品以及工业产品间的贸易发展,其潜力巨大。云南在房地产方面成功崛起也可以加入到新兴的南亚国家房地产开发建设中去,投资南亚城镇化建设,利用当地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大军,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把国内相对成熟的建筑技术运用到待开发的南亚国际市场,既造福当地人民,也可以为云南经济建设赚取大量的外汇。另外,云南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与南亚在此方面较为落后的建设和管理形成较大的互补空间。而印度在信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方面的成就足以值得云南学习与借鉴,通过加大合作,既可以提高云南在此方面的国际化水平,也可以进一步拓展印度软件业的国际市场,提高彼此就业率,促进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也是云南与南亚国家合作的一大优势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和南亚国家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大量中产阶级的涌现繁荣了旅游市场。南亚旅游业起步较早,管理水平先进;云南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服务管理水平与消费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且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意识不强,云南与南亚国家通过优势互补,加强合作,可以提高云南旅游业管理水平,促进旅游业在服务业方面以及GDP总值的贡献比例,同时也能带动南亚游客进入云南旅游消费,也让越来越多的云南游客到南亚观光旅游,看来,旅游业方面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结论:云南地处中国、东南亚和南亚三大市场的结合部,是中国从陆路通往印度洋最便捷的出口通道,南亚八国是我国周边地区重要传统贸易伙伴,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发展,中国中央政府提出了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重要战略规划,并于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把云南建设成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写进“十二五”规划纲要。随着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大通的建设,云南迎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
  近年来,云南充分利用自身地缘优势,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与南亚国家的经贸联系,与南亚国家的商品贸易规模不断增大。通过对南亚市场的研究,笔者认为,南亚国家的工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提高,结合南亚国家的发展现状和云南的自身特点,加强双方合作、扩大商品贸易水平,其空间和潜力是巨大的,也是可行的。双方商品贸易的潜力主要体现在农业(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方面)、工业以及服务业三个大的方面优势互补,这种合作带来的产业商品是丰富的,只有通过这种合作,才能摆脱目前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主要限于有形产品交易而在质和量上得不到实质性飞跃的困境,这也是今后云南与南亚地区开展商品贸易的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办理流程  
 

      万融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智力支持:北京万方融智教育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天合东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wfjy2000@163.com     客服合作微信:wfjy2008     稿件查询:15611272168   工作QQ:2545197423(学术部);1511597931(李编辑);1977530847(赵编辑)

Copyright@ 2012 万融数据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20017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