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北京万融教育管理研究院 万方科技学院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导航    范文数据库    最新征稿通知    期刊百科与写作常识    办理流程    汇款方式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搜索:
  万融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权威 专业 诚信 快捷 竭诚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学术创新和期刊出版业发展服务 稿件咨询电话:13693011947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教育期刊
教育期刊    
 经管期刊
教育期刊    
 社科综合期刊
社科综合期刊    
 医药期刊
医药期刊    
 农林期刊
农林期刊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    
 政法期刊
政法期刊    
 文学艺术期刊
文学艺术期刊    
 计算机期刊
计算机期刊    
 其它期刊
其它期刊    
 
 
 
        万融权威期刊网 >> 范文数据库 >>

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

发布人:admin 浏览 1184 次【字号 】 发布时间:2012年8月3日 打印本页

    
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
胡勇军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广州,510725)
 
摘要:2011年6月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提出了推动物流业发展的8 项政策措施。这8项措施被业界普遍称为推动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国八条”。在大好形势下,广东物流业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把握机会,规避威胁,促进广东物流业“十二五”规划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SWOT分析;广东;物流业;发展战略  
                                                                                                                                                                                      
一、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是 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的。 SWOT分析,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并让企业的战略变得更加明朗。
二、广东现代物流业的SWOT分析
(一)广东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Strength)
1、经济实力雄厚
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雄厚,经济总量位居全
国前列。广东财政收入总量连续20年全国居首,2011年广东财政收入突破1万亿元,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000亿元,省级一般预算收入突破800亿元。广东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其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2010年全年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846.6亿,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6%,比上年同期增长28.4%。其中,出口4532.0亿美元,增长26.3%,进口3314.6亿美元,增长31.5%,2010年广东实现外贸顺差1217.4亿美元。
 
 
表一:2005年2011年广东省GDP增长情况
年份
GDP(亿元)
增幅(%)
2005
22557
14.1
2006
26588
14.8
2007
31777
14.9
2008
36797
10.4
2009
39483
9.7
2010
45473
12.2
2011
预计45636
预计12.8
资料来源:201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与此同时,物流业作为广东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而广东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为物流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运输网络体系完善
广东拥有全国最多的国际机场,中国交通大动脉有三纵(京九、京广、京珠)经过广东,另外珠三角港口群港口设施完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2010年1月至6月,广东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完成了6.53亿吨和768.05亿吨公里,同比增加15.46%和14.49%;水路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完成2.06亿吨和1714.04亿吨公里,同比增加23.22和24.2%;全省重点港口吞吐量完成5.61亿吨,同比增加21.8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02亿吨,同比增加18.29%;完成集装箱运输2038万标准箱,同比增加22.92%。
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物流系统的建设对于广东省物流系统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广州不仅是华南地区的交通中心,而且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完善的交通设施条件是广东省发展物流业的基础平台。2010年全球10大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排名,广东省的2大港口———深圳港和广州港分别排在第四位和第七位。2010 年广州港货柜吞吐量持续高速成长,以年吞吐4.11亿吨的优异成绩跻身世界货柜大港行列。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已成为全国三大枢纽机场之一。由公路、铁路、海港、空港所构成的物流运输网络基本形成。
3、物流空间布局合理
根据广东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到2020年,广州将建设成为中国南方区域国际物流中心。广州现代物流体系由广州空港、黄埔、南沙三大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和芳村、白云、增城、
番禺、花都五大区域性综合型物流园区组成。各个物流园区的定位准确,分工合理,空港国
际物流园区定位为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依托,发展以国际航空物流
为主、国内区域物流为辅的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南沙国际物流园区是以发展远洋航运以
及相关临港工业为主的区(物流园区)港(广州港南沙港区)联动的国际物流节点;黄埔国
际物流园区以广州港黄埔港区、新沙港区、广深铁路为依托,发展保税物流、港口物流、铁
路物流以及相关物流产业,以近洋国际物流为主的保税区和广州港良性互动的国际物流节点。
4、物流企业不断壮大
2010年6月,广东共有25家物流企业获评国家A级企业认证,其中包括5A级物流企业3家、4A级物流企业14家、3A级物流企业6家、2A级物流企业2家。至此,广东拥有国家A级资质的物流企业总量跃居全国第二。通过培育、引进和合资等形式,一批现代物流企业迅速发展。宝供、南方、华新等大型民营物流企业通过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拓展物流基地;一批大型国有商业、交通、邮政企业通过主辅业分离,加快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在2010年度全国先进物流企业评选中,全国共有255家企业获此殊荣,其中广东有广东南方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18家物流企业名列其中。而且,2010年广东有4家物流企业进入了2010中国物流企业50强。
表二:2010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名——广东省
排名
名称
2009年主营业收入(万元)
14
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
644007
24
广东省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302548
33
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198116
35
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191804
5、“物联网”发展迅速
2011年温家宝总理首次将“物联网”写进政府的工作报告,这也意味着物联网的发展进入了国家层面的视野。中国已经规划2020年之前投入3.86万亿元资金用于物联网的研发。
2011年5月21日,南方物联网示范工程——肇庆致美物流(城市快速配送中心)项目在广东省肇庆市正式启动。它是南方物联网示范工程重点建设内容之一,也是广东省打造智慧物流的又一项具体举措。肇庆毗邻穗、深、港、澳地区,是连接大西南“桥头堡”的重要交通枢纽,已形成了陆路、水路、铁路协调互补、快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有官员称,该项目的启动立足珠三角,辐射粤西、粤北物流发展战略,对全省物流企业向转型升级发展、实现“智慧物流”开创了新的发展模式。该项目通过应用物联网这一技术,利用肇庆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通过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构建面向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化共同配送体系,完成由传统城市配送企业向现代智慧型城市配送企业的转型升级。
(二)广东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劣势(Weakness)
1、物流人才缺乏
物流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机制无疑对物流业的发展潜力具有重要影响。2011年广东物流人才缺口在60万以上,高级物流人才缺口也在40万以上,而全国缺口超过600万。
广东物流人才培养机构分为三类:一是专门为了获取物流师资格证的培训机构;二是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本科、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三是省属或国家属的本科类院校设置的本科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和“物流工程”专业。广东物流人才培养的层次不高,多由高职高专院校和本科类院校负责物流人才的输出,且管理类的偏多,缺乏高级专业人才的培训。再加上学校的正规教育中物流专业学科教育发展比较缓慢,缺乏学科的细化,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职业培训也比较缺乏。物流专业资格证教育的结果更是不理想,资格证书因其不能完全、准确地测度物流人才的专业水平,所以被物流企业的接受度有限。
表三:广州市物流人才培养机构一览表
培训机构类别
机构名称
资格证培训机构
中山大学、广东皓翔教育、广州暨华教育、中国商业技师协会、东方电大、广州天园培训、广州卓博教育、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大学、广贸教育、鑫阳咨询、广州成考
高职高专院校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本科院校管理类
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商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南华工商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广东培正学院
本科院校工科类
华南理工大学
资料来源:中大职协系列行业分析报告——物流行业分析报告(2010 年版)
2、物流业信息化程度比较低
《200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区域电子商务营运及发展中心建设,构建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推动“物联网”的发展。但是与国际物流企业相比,很多广东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广东物流企业中95%为中小型企业,利润低、收入不稳定,投资方面重硬件、轻软件,多数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和物流新技术应用水平较低,
信息化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物流行业发展的障碍。
物流行业信息标准化缺失。由于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信息格式不统一、接口不统一,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系统自成体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平台之间难以对接,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缺乏“交集”。此外,物流软件市场缺乏龙头企业担当行业标准倡导者,诸如冷链物流等特殊物流标准的制定同样滞后于物流的发展,相关政策法规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
3、物流成本偏高
广东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近18%,远高于发达国家10%的水平。2010年前三季度,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呈上升态势,累计上涨2.8%,与去年同期的下降2.9%相比,落差达5.7 个百分点。各月走势总体上呈上升态势。2010年以来,国内物流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大幅上涨使得物流业发展趋缓、经营面临困难:一是燃料、动力价格持续上涨,物流企业经营成本加大;二是综合用工成本大幅上涨 30%-40%;三是保管费用上升,土地使用税大幅增加,物流企业负担加重。
4、物流行业集中度不高
广东物流企业的实力和层次参差不齐,既有资产超亿、业务范围遍及国内外的大型企业
集团,也存在一些无证无牌、无车无场的个体小户。众多所谓的物流企业中,有的是仅仅有
一个空壳的仓库,有的仅有几辆货车,根本谈不上真正的现代物流企业。一些无牌无证的民
营物流企业,由于成本低、经营方式灵活,占领了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扰乱了物流市场的
公平竞争秩序。而由于广州地区物流需求较为分散,且独家需求量不大,致使那些大型物流
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适应。而那些普遍存在的中小物流企业则正好与这种小而散的需求相
适应,抢占了大部分市场,导致广州市物流业的行业集中度不高。
(三)广东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机会(Oppotunity)
1、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很大
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广州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园区位于广州保税区内,与黄
埔新港实行区港联动。其主要功能是国际中转、国际分拨配送、国际采购中心、国际转口贸
易,并对保税物流园区给予税收、海关管理、贸易和外汇4项优惠政策。2009年制定并实施《广东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中提出,力争到 2011年,基本建成高效便捷、有效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物流业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区域物流布
局逐步完善,初步建立起分工合理的物流节点体系,建设一批枢纽型的现代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明显
提高,物流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09年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推进白云空港、广州港等一批枢纽型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完善与现代物流业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带动广东建设世界一流的物流中心,建设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的南方物流信息交换中枢。这些政策和规划的出台无疑为广东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2网络零售市场“爆炸式”增长,拉动商贸物流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网络购物用户规模突破1.7亿,电子商务已经广泛、深入地影响了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方式,并成为各重要大省重点扶持产业,发展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逾4.5 万亿,同比增长22%;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5131 亿元,较2009 年增长97.73%,约占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广东电子商务涵盖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诸多行业,广州、深圳作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作用非常明显,2010年广东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8000亿元。
网络零售市场过去的爆发式增长,最大的物流受益者是快递业;而网络零售未来的高速增长有望进一步推动快递需求和与之配套的最后一公里物流装卸、配送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3、城镇化进程带动城市配送物流需求迅速提高
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省常住人口为10430313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8642000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7883132人,增长20.69%,年平均增长率为1.90%。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9027813人,占66.1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5275319人,占33.8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1507812人,乡村人口减少3624681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1.18个百分点。10年间,城镇人口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
城镇化带动消费升级,拉动城市配送物流需求快速增长。改革开放 30 年来,广东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调查显示,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间分别增长8.4%、10.5%、11.5%、9.3%、10.8%,保持了平稳增长势头。2010年广东城镇居民最低10%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934.29元,比2005年增长 63.1%,年均增长10.3%。最高10%收入户与最低10%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05年的9.55:1缩小到2010年的9.18:1。
(四)广东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威胁(Threat)
1、物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自从2005年12月11日以后,外资快递公司就开始在中国独立开展国际快递业务。广东外向型经济发达,大量的外资企业到珠三角投资建厂,需要从世界各地调集原材料并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分销,这种对现代物流服务的高度需求使得许多国际型的物流服务商尾随它们的客户先后来到珠三角安营扎寨。国外物流巨头依靠雄厚的财力,完善的管理,先进的设施,健全的网络,对国内物流企业展开战略进攻。业务从高端物流延伸到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并着手染指农业物流、地产物流、会展物流、商业物流等领域。2010 年 2 月,国际四大物流企业之一的 UPS 亚太转运中心正式从菲律宾克拉克迁至深圳,此前另一巨头联邦快递已经将其亚太转运中心从菲律宾转移到了广州。这样,加上敦豪环球快递(DHL)在香港的亚太转运中心,国际四大物流企业已经在广东地区完成了布局,对广东的物流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2、广东制造业萎缩严重影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广东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点企业PMI)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10月份广东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点企业PMI)为49.76%,跌破50.0%分界点。而10月份国家制造业PMI指数为50.4%。制造业PMI包含的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等11个分项指标中,6个指数在50%以下,5个指数在50%以上,各指数
总体呈现回落趋势,表明制造业已由增长转为收缩。
三、广东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战略
根据广东物流业的SWOT的分析,其SO战略、ST战略、WO战略、WT战略如下图:
 
 
 
 
 

优势(S)
1、经济实力雄厚
2、运输网络体系完善
3、物流空间布局合理
4、物流企业不断壮大
5、“物联网”发展迅速
劣势(W)
1、物流人才缺乏
2、物流业信息化程度比较低
3、物流成本偏高
4、物流行业集中度不高
机会(O)
1、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很大
2、网络零售市场“爆炸式”增长,拉动商贸物流快速发展
3、城镇化进程带动城市配送物流需求迅速提高
SO战略
1、跨区域合作
2、大力发展快递物流业
3、加大城市配送物流
 
WO战略
1、大力引进培养物流人才
2、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3开展绿色物流
威胁(T)
1、物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2、广东制造业萎缩严重影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ST战略
1、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2、推进传统制造业产业升级
WT战略
退出竞争激烈、利润低的市场
 
(一)SO战略
1、跨区域合作
广东应该充分发挥其地域优势,加强跨区域合作:一是着眼于省外,可以通过推行更自由开放的空域的政策,扩展并加强与亚洲区内市场的联系。广东战略位置和地理位置优越,可以为主要航空公司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机会,从而扩张自己的航空网络,极大地增强与其他亚洲国家的航空联系;二是为加速产业转型,与香港及台北的进一步连通对广东来说至关重要。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宽松、便捷的通道,使物流行业与这些市场整合,也会强化广东的整体连通性;三是与其他省份的广泛合作,会使广东在中国处于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地位,并保证自己在全球和中国供应链网络里的枢纽地位。
2、大力发展快递物流业
为进一步解决快递服务质量问题,2011年8月11日国家邮政局印发《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对快递企业全过程作业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质量控制点做了具体规范。《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在规范快递业市场的同时,也加快了快递业的洗牌进程。
广东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广东快递物流业。首先,在遵守国家层面上对快递行业的规范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广东快递业自身的标准,加强立法,例如广东省物流代收货款的强制标准等,进一步规范广东快递业;其次,加强广东快递业的品牌建设。在广东快递市场上,除顺丰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一邦速递荣获2010中国快递最具影响力品牌等,非常缺乏叫得响的民族品牌。为了与国外快递企业竞争,品牌的建设至关重要。基于快递产业的特征以及快递服务的特点,未来快递市场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网络和服务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没有一个强大的全球网络,快递企业将很难持续发展。因此,广东快递企业未来长远的发展,应重点建设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以提升品牌的实际价值。
3、加大城市配送物流
优化城市配送网络体系要根据物流结点布局和商品运输特性,完善与城市物流配送相适应的城市货运交通体系。建立基于35技术的城市配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货物1小时内快速送达。结合城市工商业设施布局,重点构建由商贸批发、连锁零售、无店铺销售三个层次和快速消费品、快件、生鲜农副产品三类产品组成的市域物流配送体系。积极发展市域共同配送,逐步增加大型城市配送企业的市场份额,促进连锁经营方式在流通业的应用,提高城市配送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和集约化程度。
(二)WO战略
1大力引进培养物流人才
首先,鼓励高等院校与物流企业的合作。高等院校、物流企业、物流研究机构成立产学研合作发展,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推进校企合作,互相设立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定向培养物流人才,促进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需要,保证企业招收到合适人才一。
其次,加强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开展行业培训和岗位基础技能培训,比如面向操作人员的物流操作技术培训,面向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物流管理培训以及执业资质培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和功能,与行业顶尖机构、国内外著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广东物流人才的学历教育和培训做好前期储备。
第三,建立物流人才引进制度。确定物流人才引进标准、引进渠道、人才需求规模及结构,要制定物流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采用多种途径引进掌握现代物流经营管理技术方面的人才。制定高端人才需求计划,特别是高端人才可考虑从国外引进。对引进的物流业高级人才,可给予本人、配偶及子女优先落户政策,无论户籍是否在本区,均可以在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
2、促使广东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方向发展
促使广东物流企业向集约化方向、协同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建设物流园区;二是物流企业兼并与合作。
    广东省目前有312个大小物流园区,总体上都处于初级阶段,其中的三分之一正在进
行改造提升,从简易的物流园仓库或车场向物流园发展,后者将包括仓单、电子信息系统以及客户进驻。广东要加大力度对物流园区进行整合,建设更多的升级示范园,争取申报国家级物流园示范区。
欧美的一些大型物流企业跨越国境,展开连横合纵式的并购,大力拓展国际物流市场,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德国国营邮政出资11.4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国内排列前10位的大型物流运输公司AEI,目的是把自己的航空运输网与AEI在美国的运输物流网合并统一,增强竞争力,以与美国UPS和联邦快递相抗衡。广东应进一步落实《广东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培育物流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重点培育包括广东邮政物流公司、广东林安物流公司、广东欧浦钢铁物流公司、广州宝供物流公司、深圳宝鼎威物流公司和惠州金泽国际物流公司等综合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
3开展绿色物流
日本的权威西泽修先生提出的“物流成本冰山”理论认为:企业物流成本中包含巨大的环境污染成本。2009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的中美联合声明: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转型十分关键。因此,要降低广东物流成本,急需大力发展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即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以减少交通阻塞,节省燃料和降低排放)等。发达国家政府倡导绿色物流的对策是在污染发生源、交通量、交通流等三个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绿色物流的另一方面就是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
2011年4月12日,世界银行批准向广东省绿色货运示范项目提供全球环境基金赠款420万美元,用于向广东省50多万货车公司示范采用绿色货车技术对当地和全球的节能环保效益。宣告广东省绿色货运示范项目即将启动。通过示范绿色货车和绿色物流技术,促使公路货运行业更广泛地采用节能技术与实践,从而帮助国家实现到2015年和2020年将公路货运业的单位能耗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降低12%和16%的目标。
(三)ST战略
1、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广东物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企业战略策略的制订,并且认真做好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定位。在定位之前首先要对物流服务市场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并对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描述。每个顾客本身都具有异质性的特点,深入了解客户的购买行为、消费观念、价值观念、心理因素及个人偏好,加强对市场的需求研究,同时分析企业本身所拥有的经营资源,找出本企业与其它企业相区别的优势方面,将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市场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企业的战略定位,最终实现企业在竞争方面的个或几个较突出的独特性,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2、推进传统制造业产业升级
2011年广东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战略部署,要力争取得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突破,走高端化内涵式发展道路,打造最具增长潜力的现代产业之省。广东具有民营经济和自主创新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中、高端产业转移,率先抓住发展新兴产业的机遇,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广东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发展。通过政策手段,鼓励制造企业转变传统观念,突破“大而全”、“小而全”观念束缚,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分离物流资产和业务,创新物流管理模式。同时,支持制造企业调整优化物流业务管理机构,改造业务流程,分离外包物流业务。
(四)WT战略——退出竞争激烈、利润低的市场
     广东物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有所取舍,对于那些竞争激烈、利润低下的市场要逐步退出甚至放弃,而大力发展极具竞争优势的利润率高的市场,争取市场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 R Banomyong,P Cook,P Kent.Formulating reg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policy: the case of ASEA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Research&Applications,2008(5): 362.
[2] 江建宇,王爱虎.广东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解析华[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4月
[3] 余俊香.顺德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5
[4] 于强.深圳中小型物流企业差异化竞争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12月
[5] 陈斯卫.后危机时代广东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年7月
[6] 黄莉明.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看广东物流业的发展[J].科技资讯.2010年36期
[7] T Crainic,N Ricciardi,G Storchi. Models for evaluating and planning city logistics systems [J]. Transportation Science,2009( 4) : 432 -454.
[8] 张婧.中远物流竟争战略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5月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办理流程  
 

      万融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智力支持:北京万方融智教育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天合东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wfjy2000@163.com     客服合作微信:wfjy2008     稿件查询:15611272168   工作QQ:2545197423(学术部);1511597931(李编辑);1977530847(赵编辑)

Copyright@ 2012 万融数据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20017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