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北京万融教育管理研究院 万方科技学院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导航    范文数据库    最新征稿通知    期刊百科与写作常识    办理流程    汇款方式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搜索:
  万融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权威 专业 诚信 快捷 竭诚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学术创新和期刊出版业发展服务 稿件咨询电话:13693011947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教育期刊
教育期刊    
 经管期刊
教育期刊    
 社科综合期刊
社科综合期刊    
 医药期刊
医药期刊    
 农林期刊
农林期刊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    
 政法期刊
政法期刊    
 文学艺术期刊
文学艺术期刊    
 计算机期刊
计算机期刊    
 其它期刊
其它期刊    
 
 
 
        万融权威期刊网 >> 范文数据库 >>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中部崛起

发布人:admin 浏览 1577 次【字号 】 发布时间:2013年3月16日 打印本页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中部崛起
梅德平1 ,张绍焱2
(1.2.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湖北武汉 430079)
 
[内容摘要]实现中部崛起需要产业支撑,现代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对中部崛起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中部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比较优势和条件,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应尽快采取相应策略促进中部地区统一的物流市场的建立,加速中部崛起步伐。
[关键词]中部崛起;现代物流业;支柱产业;有利条件;策略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借助西部特有的资源优势,西部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西部正在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地区。然而,与东部经济突飞猛进和西部经济持续发展相映衬,作为承东启西的中部地区经济却日益陷入“塌陷”的尴尬境地。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这种格局显然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协调发展。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强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成为未来中国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选择。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正是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审时度势和统一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观察,促进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在于依据该国或该地区的比较优势,选择相应的支柱产业,并借助支柱产业的带动效应促进经济发展。对中部地区而言,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整体发展思路,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对加速中部地区经济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物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柱产业: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以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为基本前提的,作为贯通国内和联通国际两大市场的物流业是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从一般意义上讲,所谓物流乃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转移过程,完整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业不仅包括相关物品的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等环节,而且包括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物流信息处理等内容,是一个由上述各环节构成的完整的流通体系。
强调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是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罗斯托认为,在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中,构成产业结构整体的各个产业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而居于中心地位的支柱产业对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就在于通过支柱产业的前向拉动、后向推动和旁侧影响,从而对其他产业产生一种带动与扩散效应,促进相关产业与地区经济发展。1从现代化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来看,目前中部地区尚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向中期转变的过渡期,工业化的持续发展需要一种支柱产业或由几种产业组成的支柱产业群,以此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根据中部地区的资源与区位优势,促进这一地区崛起的支柱产业群大致由以下产业所构成。一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与流通产业;二是以电子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建筑材料等为内容的产业;三是能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地理区位优势和日渐完善的交通体系的现代物流产业。2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将有赖于上述相关支柱产业的共同发展与推动。然而,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生产作为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无疑具有重要地位,但作为生产与消费中间环节的流通则是连接直接生产者与消费者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从另一层面上讲,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处于直接生产过程的产业部门为其提供条件和基础,同时另一方面,随着物流业发展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层次与水平的提升。
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对未来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第一,中部地区作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借助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逐渐形成高效统一的中部区域大市场,并依托这一地区所拥有的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项统计资料表明,仅2006年前五个月,扣除价格影响因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地区实际增速的数据为,中部地区14.34%、东部地区14.31%、西部地区13.16%、东北地区12.17%,与上年同期相比,中部地区增速提高了2.63个百分点,在各地区中的增长是最快的。中部地区作为全国统一物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第二,中部地区的一些省会中心城市,如武汉、郑州、长沙、合肥等,通过这些中心城市带动其他中小城市物流产业的发展,最终形成以中心城市为轴心的城市物流圈和物流体系,以此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三,中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制造业的重要地区,借助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这些产业做支撑,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物流、工业物流、商业物流等各种规模化专业化的物流形式,带动中部地区的产业振兴。
二、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分析:
选择物流业作为中部崛起的产业支撑,不仅因为这一产业是现代商品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纽带,更是因为中部地区拥有适宜该产业发展的诸多便利条件。
1.中部地区经济的稳步增长与良好的经济区位优势,既是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对物流业产生了巨大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5年中部六省GDP总量为37046亿元,与2004年相比,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西和河南六省的增长率分别为11.4%、11.6%、12.8%、11.8%、12.5%和14.1%,增长速度均在10%以上。经济的较快发展使中部地区不断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物资与商品的聚集地,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也为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从经济区位优势看,中部六省处于南北与东西经济的交汇点上。中部地区不仅本身位于长江经济带与京广沿线经济带上,是两大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又直接或间接地连接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塘与环渤海经济区,并且与西部经济区相接。在这种背景下,中部地区经济的总体增长既可能对周边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产生辐射与带动效应,也可能吸纳发达的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显然,中部地区经济的总体增长和由此产生的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与吸纳,都需要以现代物流产业的相应发展为基础,正是物流产业的发展为中部经济的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2.发达便利的交通网络与持续增长的运输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是中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与其他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在铁路、公路、以及水运和航空运输等方面都拥有相对优越的比较优势。铁路方面,中部地区范围内铁路纵横交错,南北主干线京广线、京九线贯通南北,东西线陇海铁路横贯东西,另有几十条干线和几百条支线铁路与主干线融会贯通,总营运里程达1.51万公里,占全国总里程的21%;公路方面,区域内不同等级公路星罗棋布,贯穿南北的京珠高速和横贯东西的沪蓉高速及几十条省际高速公路连成一体,总通车里程达35.3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20%以上;水上运输方面,中部地区有长江和黄河两大水流横穿境内,加上几百条中小河流与两大水流相联接,水上运输相当便利,总通航里程达3.21万公里,占到全国总量的26.4%;航空运输方面,中部六省的省会城市已开辟通达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地区的航线,还有大部分城市开通了直达的国际航线。业已形成的便利交通网络为中部地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为了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在更高层次上改善该地区的投资环境,未来时间内国家还将加大投资力度,加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家新的交通建设计划的实施,中部地区还将会有更加完善与便捷的水陆空运输条件。以铁路为例,“十一五”期间,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计划》,仅湖北一省国家就规划投资1000多亿元新建、扩建和改建铁路项目14个,其中拟新建铁路里程1083公里,复线铺轨731公里,投产电气化铁路583公里,进出“九省通衢”湖北的铁路线将在中部核心地区形成巨大的“十”字快速通道。公路方面的投资建设也在迅速增长。2006年湖北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创纪录的292亿元,比2005年增长34.5%,目前全省仅在建高速公路里程已达到1488公里。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不仅会进一步改善中部地区本身运力紧张的状况,而且将为西部地区的能源与原材料的运输,以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商品进入内地打造更加便利快捷的运输通道。
3.教育、科技与人才的相对优势,为中部地区物流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中部六省是我国重要的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基地。这一地区,高校云集,人力资源丰富,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在全国占有一定优势;综合性和专业性的高等院校以及各种专业人才培训机构众多,一些高校已开设或正在开设物流专业,培养经过专业训练的物流人才。因此,具有教育、科技与人才资源的相对优势将是未来决定中部地区物流业科学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为中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日益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平台。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后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加深,外资金融业、跨国公司大量进入中国并由此带来中部地区外资利用的增加与对外贸易额的增长,为中部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也为物流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外资利用方面,根据国家商务部的统计资料,2005年湖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0%,江西省为24.2亿美元,增长18.0%,安徽省为6.9亿美元,增长26%,河南省为12.30亿美元,增长40.7%。在对外贸易方面,2005年全国的进出口总额为14221亿美元,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23.2%,中部的湖北省为90.5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8%,湖南省为60.0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江西省为40.5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河南省为77.2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安徽省为91.1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4%,山西省为5.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统计结果表明,中部省份的对外贸易额与上年相比均有较大增长,其中湖北和安徽两省的增幅还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贸易的增长为中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国际化拓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仅如此,随着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在促进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实力雄厚的外国物流企业也会陆续进入中国市场,这些企业不仅会在国际市场与中国物流企业竞争,而且在国内市场上也会借助企业自身的经济与管理优势与中国企业争夺市场。当然,如果国内的物流企业能够借助与国外物流企业竞争的机会,通过不断的积累以发展和壮大自身实力,从另一层面上讲,正是国内物流产业借开放之机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最佳良机。
三、中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对中部地区而言具有良好的便利条件,目前各相关省份实际上已经把物流业作为支柱产业纳入了未来经济发展规划。尽管如此,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物流业还远未达到与这一地区经济地位相称的发展高度,现实中还存在诸多妨害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些障碍,因此,尽快采取相应策略促进物流市场的发展,已成为决定中部地区经济能否适时“起飞”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一,破除地方割据与区域垄断,消除不利于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物流产业发展的根本要求,而现实中存在的地方割据和区域垄断却成了阻碍商品通畅流动的直接障碍。地方割据和区域垄断的直接表现就是地方保护主义。一些地方为了当地经济利益,往往以强制的行政手段,在物流企业注册、纳税、贷款等方面人为设置障碍,或在交通线路建设的招标、运输车辆的通行、企业货源的承揽等方面排挤外地投资者和企业,或表面允许而暗地里却禁止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和在本地销售,所有这些对中部地区物流业的顺畅发展形成了各种有形与无形障碍。有鉴于此,各有关职能部门应当从大局出发,摒弃地方保护主义的意识和观念,积极配合省市相关部门对阻碍物流大市场形成的各种障碍适时加以清理和清除,为中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与体制环境。
第二,继续加强交通、通信以及综合配套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交通网络的完善与通信设施现代化水平是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否则不发达的交通与通信设施也将成为物流业纵深发展的瓶颈。当前,中部地区交通、通信等设施的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这是物流业起步与初期发展的基础,而未来中部地区物流业的大规模发展显然还需要更加完善和更为便捷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为前提,因此,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交通、通信等现代化基础设施还将是政府重要的投资领域,也是政府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的重要产业选择。
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同样重要的是与物流直接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如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商品集散中心、运输口岸与码头、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园区以及仓储等设施建设。同时,选择几个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中心城市建设成商品集散中心和辐射能力强的物流园区,对整合物流资源,避免投资分散和减少重复建设,最终降低物流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就中部地区而言,依地理位置看,有可能形成一个以武汉市为核心的包括六省在内的中部区域物流中心,因此,未来中部地区物流市场建设的基本设想应当是,除了在其他五省发展以省内中心城市为依托的物流中心外,在很大程度上应着力建设以武汉市为中心、联结各省的中部物流大市场。
第三,加强信息化与标准化建设,提高物流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信息化和标准化既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提高物流产业发展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中部地区物流产业的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还比较低,直接影响了一些先进的物流技术与设施的应用,也不利于降低物流成本。为此,必须加快物流产业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步伐。在标准化方面,主要是完善物流的设施与技术装备、作业与管理流程、数据采集与信息交换、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形成协调统一的物流业技术标准体系,以便物流行业的统一规范化的实际操作;信息化方面,在保证网络安全和完善保密措施的前提下,鼓励建设公共网络信息平台,支持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采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运用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以及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尽快提高物流业科学化管理与运营的水平。
第四,培育专业化的物流主体,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从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看,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不仅可以让一般的工商企业摆脱既生产又自营物流的困境,以便集中有限的物力与财力专心发展企业的核心业务,而且通过这种专业化的分工,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一份来自美国的研究报告表明,有62%的美国企业认为使用第三方物流可以降低作业成本,提高服务水平,而56%的企业认为可以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这一状况说明,第三方物流无论对一般工商企业集中力量经营核心业务,还是对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拓展经营范围与规模而言,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就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来看,虽然近年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并不令人乐观。根据国内相关专家对国内工商企业的抽样调查统计,2005年仅有37%的企业实行了物流外包,同时,在采用外包物流服务的企业中,外包比例在41%以上的企业仅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39.4%,有15.6%的企业仅将10%以下的物流业务实行外包。3造成这一局面的基本原因,一是诸多工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认知程度低,二是外包业务的成本比自营物流高,三是物流信息保密措施不完善。因此,加快培养规范化和科学化运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这些企业的信息化与标准化水平,对促进中部地区物流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最后,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区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建立行之有效的政府经常性的协商调节机制。
地方政府利益关系的存在既可能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条件,但也可能是一种障碍。这是因为,一方面,作为支柱产业,物流业的发展无疑是各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正是这种地方政府利益的存在,每一个省份都要力争在物流业发展的获益中得到最大份额,这样,地方政府之间在利益分享上的博弈,极易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这就要求各省政府之间必须从全盘考虑,以大局着眼,规划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未来格局,并建立一个经常性的协调组织与一套灵活有效的协商机制,制定相关的政策与规章,引导物流产业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地方政府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才是未来中部地区物流业发展和中部崛起最根本的保证。
 
主要参考书目:
[1] 〔美〕罗斯托主编.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贺力平等译.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4-9.
[2] 陈甬军.“中部崛起”中的产业选择与城市化发展[J],财贸经济,2006(9):87-92.
[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等编.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06[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0-51.
 
[作者简介]梅德平(1965-),男,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国际贸易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农业经济。出版专著2部,发表经济学论文30余篇,专著《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一书于2006年获湖北省政府颁发的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张绍焱(1953-),男,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本文由中国期刊论文优秀门户网站——万方论文网www.wflunwen.com)友情发表,著作权版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办理流程  
 

      万融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智力支持:北京万方融智教育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天合东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wfjy2000@163.com     客服合作微信:wfjy2008     稿件查询:15611272168   工作QQ:2545197423(学术部);1511597931(李编辑);1977530847(赵编辑)

Copyright@ 2012 万融数据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20017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