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观点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三农"问题事关国家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农业丰收则基础牢固,农民富裕则国家强盛,农村稳定则社会安定。在2006年之前,尽管党中央、国务院也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业和农村呈现出较好发展势头,但农村经济社会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挑战,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带后、城乡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已经成为制的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不利因素。
党中央、国务院客观准确地分析当时农村、农业、农民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三农"工作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实事求是地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是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是增进农民福祉、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及时而必要,意义重大而深远,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思想。
二、体现了"联系"观点哲学的"联系"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相互联系的。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关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农业、农村发展离不开其它产业的发展和支持,其它产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农业。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短木效应"的作用,也就是说,中国社会发展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农村发展水平。为此,党中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外力作用,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丰富内容,它们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生产发展"是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根本目标,"乡风文明"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需要,"村容整洁"能够改善农民生存状态,"管理民主"是政治保证。
生产不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其他目标就是一句空话,绝不可能实现。
三、体现了"发展"观点哲学"发展"观点要求我们学会通观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学会照应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立足今天,面向未来,善于提出新问题,明确新任务。
在工业化初期,由于工业刚开始发展,规模较小,难以依靠自身积累解决工业发展的资本问题,农村、农业、农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以支持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推动工业和城市的大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国家财力不断增强,而农业农村发展己相对落后,如不加快发展,不仅整个国民经济不能协调持续发展,而且会从收入、消费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制约工业化的进程,因此,需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
四、体现了"矛盾"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从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出发,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在全面分析矛盾的基础上,科学决策,扎实稳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第一句话,要求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振兴农村经济,把生产搞上去,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这是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根本、最直接的任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决不能忽视次要矛盾,要统筹兼顾,全面抓好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优化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基层党建和民主政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中国期刊论文优秀门户网站:万方论文网 http://www.wflunwe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