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众所周知,陕西渭北高原是世界三大苹果优生区之一。苹果产业已成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且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同处渭北高原苹果优生区的淳化县与其他县相比,却发展速度缓慢,陷入了“低产量,低产值”的困境。本项目组成员,带着问题,先后多次深入到淳化县进行实地考察,运用文献法、随机抽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分析了淳化县苹果产业现状,试图寻找其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为当地苹果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淳化苹果;产业困境;原因分析
陕西渭北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十分符合苹果生产七项气象指标,是当今世界三大苹果优生区之一。渭北高原包括彬县、洛川、淳化等25个区县,三十余年来,该地区大力发展苹果产业,截止到目前,苹果种植面积为618万亩,总产值288.6亿元,占当地GDP的75%,苹果产业已成为渭北高原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1]。然而,在同样自然条件下,淳化县苹果业发展却不如人意,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苹果业“低产量、低产值”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淳化苹果业与渭北高原其他地区相比发展速度明显滞后:苹果产量低,销售渠道窄,品牌知名度低。为了找出该地区苹果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本项目组采用宏观对比法,深入淳化、彬县、洛川三地进行实地考察,包括走访、问卷调查、查阅文献等方式。利用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该县果业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2012年淳化县苹果种植总面积50万亩,总产量58.8万吨,亩产量1.17吨,低于彬县0.14吨,亩产值2800元,低于彬县2128.1元,尤其是与同样种植面积的洛川相比,总产量却低于洛川16.37万吨,其亩产值更高出淳化县的1倍。“低产量,低产值”是该县苹果产业的总现状。根据经济增长理论,本次研究着重从人力资本与技术知识的角度对淳化县苹果产业陷入困境的原因做出具体分析。
(一)经营管理粗放,品种结构单一
2012-2013年淳化县苹果种植总户数为44712户,其中种植面积在5-10亩的农户占总数的86.5%,100亩以上的仅1户。淳化县苹果种植总人数为13.4万,每户劳动力人数集中在1-2人,其中45岁以上劳动力占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以小学和初中为多数,文盲占总数的28.6%
[2]。劳动力呈现出流失严重、老龄化、文化水平低的特点,使该县苹果种植产业后继力量不足,且缺乏技术人员指导,必然导致该县以粗放式的个体经营模式为典型,无法形成规模效益,从根本上限制了苹果的单产和内在品质。
近几年来红富士一跃成为国内外果品市场新宠,而淳化地区果园栽培年代在九十年代初期,品种老、更新少,果品以秦冠和红富士为主,红富士仅占51.9%
[3],与此同时彬县红富士所占比例已高达80.72%。再者,彬县早中晚熟品种搭配比例科学(5:25:70
[4]),淳化皆属中晚熟品种,缺乏早熟品种搭配。品种的单一,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平衡,无法满足消费者在不同时期的需求。
(二)生产技术落后,苹果质次价低
苹果种植富含多种生产技术,较低的技术水平,一是影响苹果的品质,二是影响苹果的附加值,最终造成产品质次价低。而在这方面淳化县存在很大的问题。
1.关于保花保果 洛川地区保花保果采用追肥灌水、花前复剪、花期放蜂、人工授粉等科学技术,而淳化县在保花保果技术上明显落后。有90%以上的果农仍采用自然授粉的传统方法,靠天吃饭,一旦遭遇低温大风等恶劣天气,将直接影响到当年的苹果产量。
2.关于杀虫及防腐烂 该县苹果种植出现的主要虫灾有食心虫、红蜘蛛,发生季节集中在4~6月份,使用农药有虫满光(50ml)、氯氟氰菊酯(50ml),价格分别在4~5元和7~8元
[5],杀虫时采用高压喷雾法,防虫成本较高且有农药残留。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等先进防虫杀虫技术从未被引进。根据对淳化地区100余家果园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果树腐烂病因其蔓延快、危害大、难以根治而成为该县果农的最大困扰。
3.关于套袋 2012年淳化县黄甫村种植苹果总面积为610亩,总套袋数量为609.7万个,平均每亩套袋数量为9421个,而处于盛产期的果树标准套袋数量应为15000个/亩
[6],果农普遍表示套袋单价逐年增高(从0.025元/个涨至0.05元/个),且在套袋时期劳动力紧张。淳化县苹果套袋成本高,技术不过关,套袋数量跟不上苹果产量,直接导致苹果外形不一,色泽暗淡,影响到苹果的销售与价格。
4.关于贮藏 截止到2013年底,洛川县已建成各类果品贮藏库3000余座,储藏能力13万吨,果库群280座,土库2342座,储量7万余吨
[7]。淳化县主要使用中型地下式通风库,中型地下式通风库由果农雇人挖掘,贮藏苹果时间为当年10月到次年1月。此类通风库设备简陋,贮藏时常发生两种情况,一是温度过低,苹果冻伤;二是温度过高,苹果变质。而这种低水平的储存方式占淳化县总贮藏设备的62.5%,地窖和土窑洞共占37.5%,贮藏设备总体落后。
综上所述,诸多生产技术的落后,影响到淳化县苹果的质量及附加值,致使该县苹果价格普遍低于渭北高原其他县。2012年淳化县富士和秦冠销售价格与彬县相比普遍较低,富士差价在0.4-0.59元/斤,秦冠差价在0.2-0.4元/斤
[8],其后果是:不仅减少了果农的年收入,更打击了他们种植苹果的信心和积极性,使得果农在今后会大大减少对苹果种植的投入。根据经济学中成本投入与产出的正比例函数关系可知,果农对成本投入的缩减,进一步导致苹果产出的减少,如此便会形成一种“低产量、低产值”的恶性循环。
(三)运销不畅,开拓市场能力差
淳化县地处渭北高原,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信息闭塞,果农了解市场信息动态只能通过电视这一媒介。2012年淳化县从事苹果经销的企业仅2家,苹果收获期时,果农处于由果商主导苹果买卖的被动地位,致使大量苹果售价低、销量差。
渭北高原是优质苹果集群地带,西安市是该地区最大的消费市场,但由于市场上同质产品过多,苹果产量供大于求,使得淳化县苹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2012年洛川县从事苹果经销的企业和大户320多个,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点50多个,8个周边口岸建有贸易窗口
[9]。而淳化县不仅从事苹果经销的企业数量少,而且没有设立直销点,开拓市场的能力远远落后于洛川地区。
二.指导建议
苹果产业是淳化县的支柱产业,对淳化县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面临其“低产量、低产值”的困境,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技术落后、运销不畅为攻克点, 以现代农业理论为指导,因地制宜,采取技术与营销相结合的方略,本次研究将针对上述原因做出下列指导建议:
1.以集约化经营为目标,调整品种结构
集约化经营能将该县从事苹果种植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整合,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实现从外延式增长到内涵式增长的转变。果农应提高自身文化水平,积极接受专业培训,向洛川等苹果精品地区学习经验,转变思想观念,突破一家一户个体零散式的经营理念,走上分工协作道路,形成规模效益。积极引进资金,关注国内外最新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品种结构,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
2.发挥技术先锋作用,提高苹果内在品质
提高苹果品质和产量,关键靠技术。政府应组织技术人员,实行技术分类建档、因人施教,开展技术下乡活动,建立精品果园示范基地,采取现场培训、专家授课等形式,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广果业管理新技术,提高果农管理水平。果农应多渠道自主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3.积极开拓市场,延长产业链
吸引投资,建立从事苹果经销的龙头企业和公司,避开大型城市的激烈竞争,在中小型城市设立直销点,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全县统一特色品牌“淳华”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政府联合果农举办苹果采摘节,参与农业展览会,带动“淳华”苹果走出去,提高其生产和销售水平,推动该地区果业在质量、管理、经营等方面标准与国际接轨。延长产业链,分别建立苹果汁厂、果醋厂等苹果深加工企业,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贴字、生肖等苹果文化,让经济与艺术完美结合,提高苹果附加值。
4.旅游业带动苹果业,实现双赢
当下社会兴起一种回归乡土的旅游潮流,淳化地区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皆丰富而独特,如九天玄女宫、爷台山红色旅游景区、大秦甘泉宫、形成集宗教名胜、红色革命、自然美景于一体的景观群。这些景观不仅吸引游客,带动苹果销售,而且能极大促进苹果产业的发展。淳化县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将旅游业与苹果业充分结合,吸引投资,实现双赢,走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现代农业相结合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杨文杰,吴发启,方 丽.陕西省渭北黄土高原苹果发展战略研究.西北农业学报,2004,13(3):158~161.
[2] 于悼德,雷元静,雷启祥,雷克鹏,高步光.黄土高原地区苹果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人民黄河.1994,第3期.
[3] 果实套袋:果品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N].中国包装报.2009,11,10.
[1] 资料来源:陕西省政府网站www.shaanxi.gov.cn.
[5] 资料来源:三秦网www.sanqin.com.
[6] 资料来源:《中国包装报<果实套袋:果品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2009年11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