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北京万融教育管理研究院 万方科技学院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导航    范文数据库    最新征稿通知    期刊百科与写作常识    办理流程    汇款方式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搜索:
  万融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权威 专业 诚信 快捷 竭诚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学术创新和期刊出版业发展服务 稿件咨询电话:13693011947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教育期刊
教育期刊    
 经管期刊
教育期刊    
 社科综合期刊
社科综合期刊    
 医药期刊
医药期刊    
 农林期刊
农林期刊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    
 政法期刊
政法期刊    
 文学艺术期刊
文学艺术期刊    
 计算机期刊
计算机期刊    
 其它期刊
其它期刊    
 
 
 
        万融权威期刊网 >> 范文数据库 >>

近十年来清朝时期川藏线上的茶马古道研究综述

发布人:万方论文网 浏览 1137 次【字号 】 发布时间:2015年3月2日 打印本页

    
                                              王丽娜 (西藏民族学院  民族研究院,  陕西 咸阳)
【摘要】:茶马贸易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项经济政策,文章主要从清代川藏线上的茶马古道及茶马互市,川藏线上的茶、马和人,伴随着汉藏间的茶马贸易川藏线上新兴的城镇和茶马贸易对川藏线的影响四部分对近十年来清朝时期川藏线上的茶马贸易的研究进行简单概括。对我们进一步研究清朝时期川藏线上的茶马贸易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清朝 川藏线 茶马贸易 综述
      茶马贸易是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更好地巩固边疆地区而采取的羁縻政策。最早开始于唐代,宋朝时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明朝时期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茶马贸易特别是官营茶马贸易逐渐繁盛,清朝初年,政府采用明制支持茶马贸易,并设置五茶马司来促进茶马贸易的发展。此后,由于各种原因,茶马贸易制度废止,汉藏两地的贸易并没有因此而中断,反而向另一种更为广泛的方向发展。自建国以来,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研究茶马贸易的人物,如任乃强、木霁弘、陈保亚、李旭等。
近十年来研究清朝时期川藏线上的茶马贸易的著作和论文也有很多。著作大致如下:介绍茶马古道的有李旭老师的《茶马古道—横断山区、喜马拉雅文化带民族走廊研究》[①];有关官营茶马贸易的有王晓燕老师的《官营茶马贸易》[②];《清代地方经济史》[③]一书中第五章第二节论述了有关西藏的贸易,并指出清朝时期以茶叶为大宗的川藏贸易不但为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经济增加了点活力,也大大方便了西藏百姓的日常生活,加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清代藏族历史》[④]书中第二章专门对通向拉萨的三条驿道进行详细的讲述,第六章论述了清朝时期康藏、安多、以及西藏本土地区的商业贸易;还有《清代治藏政策研究》[⑤]书中第六章第二节详细的叙述了清初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云南地区的云南茶贸易,四川的边茶贸易,这些代表性的著作为我们新时期研究川藏线上的茶马贸易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清代川藏线上的茶马古道及茶马互市
茶马古道川藏线起源于四川东部,由于茶的产地和道路的作用不同而又分为许多分支路段,但总体而言共有三条路线。清朝时期,川藏线官道是从四川成都出发,经过雅安、天全、泸定到达康定,又经过理塘、巴塘、左贡,从昌都入藏,经过洛隆、边坝、工布达江、墨林竹卡,从而到达拉萨;商道也是从成都出发经过雅安、名山、天全等产茶地翻过二郎山到达康定,官道道路较为崎岖,不易行走,大部分商人选择北上道孚、炉霍、甘孜等地,经过德格、江达到达昌都,再由丁青、巴青、索县、那曲等地进入拉萨;还有一条道路开始于成都以北的灌县、汶川等地,经过茂县、松潘、若尔盖、达卡、达日等地进入西宁、甘肃、青海,西藏等藏族地区。
有关历史发展方面论文主要集中在《边茶藏马: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雅安)研讨会论文集》和《茶马古道与丽江古城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活着的茶马古道重镇丽江大研古城 》等几本书中。除此之外还有任新建的《茶马古道与茶马古道文化》,张楠的《茶马古道文化及其开发价值》等。杨福泉的《茶马古道研究和文化保护的几个问题》主要是对进近年来有关茶马古道研究中学术研究的遗憾和文化遗址保护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我们以后开发和保护茶马古道旅游有着重要的作用。
 清朝初年,清廷对于西南、西北地区的茶马贸易制度沿袭明制。顺治2年(1645年)在西宁、岷州、河州、庄浪、兰州等五地设立茶马御史。后由于各种原因各茶马司取消,乾隆年间,茶马互市制度逐渐衰落。
论文方面主要有:钱时霖老师的《历代的茶马互市概述》[⑥],本文介绍了唐、宋、元、明、清各时期茶马互市的相关情况,重点介绍了明清的茶马互市;韩国学者朴文焕在他的文章《清代茶马贸易制度衰落及其原因》[⑦]中将清代的汉藏茶马贸易分为兴盛、时兴时罢、衰落三个时期。并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着手分析了茶马贸易呈现渐衰趋势的主要原因。也有学者认为由于清朝中期清政府在藏区和其他民族地区建立了马场基本解决了马匹的来源问题,从而使得茶马互市退出了历史。
     还有《略论茶马互市的历史演变》[⑧]本文就茶马互市的形成、发展及其消亡的历史作了简要的论述。关于清朝的茶马互市学界讨论较为激烈的是茶马互市衰落的原因;《古代茶马贸易制度》[⑨]文中指出茶马贸易作为一条连接内地与西藏的古代交通大动脉,又是一条民族融合的文化大动脉。茶马互市当时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的重要作用,使得历代中央政府都高度重视,设立专门的法律和相关机构进行管理,严格控制茶马互市,清朝时期茶马互市贸易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消失,并分析了消失的历史过程和原因。
魏世友的《明清时期青海地区的茶马贸易》[⑩]结合前人已研究的成果,简要叙述和分析明清时期青海地区的茶马贸易。
二、川藏线上的茶、马和人
川藏线上的茶又被称为“边茶”,产自成都以南雅安、邛崃等地的茶被称为“南路边茶”,产自成都以西灌县、崇州等地所产称“西路边茶”。其中郭孟良在其文章《清初茶马制度略论》[11]主要依据档案资料对顺治年间的茶马制度进行了论述。作者在文中指出清初统治者出于军事政治需要对茶法、马政极为重视,整顿和恢复茶课制度,严密管理制度,优恤茶商,以济茶运,因时调剂,以应战马之需,从而保证了茶马交易迅速恢复和持续发展,对清初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南路边茶”历史发展述略》[12]文中作者指出清中期官营的茶马制度结束以后,茶叶的贸易变得更加活跃,边查贸易制度的核心是改官营为商营,以“引岸制”代替“榷茶制”,汉地的主要交易商品还是茶叶,此外,其他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商品也进入市场,而藏区输出的交换商品则不在仅限于马,而包括香料、药材、宝石、玉器、兽皮、羊毛、黄金、象牙等土特产品,这时的马匹仅仅是宗多土特产品中的一种。《“边茶”贸易制度变迁》[13]中介绍了边茶在中国古代茶马贸易中的历史过程,以及它所起到的作用。《清代的茶业法规》[14]作者叙述了清朝前期和中后期政府对于茶叶的相关规定和法律,并指出清前期茶税较轻,后期四川一带把腹引税摊入地丁,则大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茶马贸易顾名思义是“茶”和“马”的交易。清朝初期,沿用明制,在西北地区实行茶马互市。目前专门介绍茶马互市中的马的资料散存于一些经济制度和当地的地方志中,清朝初年,随着政府对茶马互市的控制,清廷在西北地区确定茶马比价,实行羁縻政策。论文方面笔者所见只是提到了马匹的比价和选择。
    在川藏线上从产茶地的雅安、天全等地需要翻过二郎山才能到达转折点的康定,二郎山山高路奇,寻常的马匹不能行走,只能依靠背夫把茶叶运到康定,在转运至昌都、拉萨等地。
清朝时期按照茶叶生产和销售地的不同又分为西路茶和南路茶,西路茶在川藏线上以松潘为主销场,每年销量达200万斤,其余则为茂县、汶川、平武、懋功、理番等地。南路茶以雅安、打箭炉(康定)为中心,由此输入康藏。
西路运茶沿途经过以下地点:由灌县、汶川、茂县、最后抵达松藩,运输方法“乃靠人力挑运及牲畜驮运”,人力占十分之九,畜力占十分之一。大人一般背160至240斤,妇女、小孩为40到120斤。每年10月份,贫苦农民背茶不绝于途,运茶甚为繁忙。成千上万的背夫成就了松潘的繁盛,松潘城内也出现了类似于锅庄的“歇家”。有关这方面的论文目前笔者所能见到的仅有《松州商贸的历史考察》[15],文章以松州历史上的贸易为考察对象,使我们了解到历史上的松州在商贸上曾经有过的兴盛及其商贸衰亡的原因。这方面的资料相对较少,主要零散的显现在相关的书目中。
三、伴随着汉藏间的茶马贸易川藏线上新兴的城镇
     中国城镇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的发展,而伴随着茶马贸易的发展在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一批由商业发展而带动起来的城镇,例如打箭炉、雅安、天全、松潘、若尔盖、迪庆、昌都等等。有茶马贸易所带动起来的川藏线上的城镇有许多。论文方面有许多,关于对雅安的研究有杨绍淮老师《雅安边茶与川藏茶马古道》等,关于打箭炉的研究有吴吉远老师《川藏贸易重镇----清代打箭炉城的产生和发展》,马月华老师《打箭炉的传说及地名刍议》等,关于昌都的研究有陈丹老师《西藏的东大门---昌都》等,对几个城镇进行综合研究的有周毓华、彭陟焱老师《试析茶马互市对川滇藏边城镇发展的影响》。宋家乐的《论川藏边茶马古道上的城镇》文章中,作者对川藏茶马古道上的邛崃、雅安、打箭炉、昌都等四个城市的发展进行了简单的论述。还有江永祥的《雅安与茶马古道》,作者介绍了四川雅安是最早产茶的地区,川茶里面的蒙山茶从唐代起一直作为贡茶,川茶也作为边茶一直运向西北边疆地区,雅安的城市形成与茶马古道的关系;宋家乐的《述论川藏茶马古道的门户一邛崃》论述了邛崃的历史发展概况,分析了其成为川藏茶马古道的主要原因,并论述了川藏茶马古道对邛崃所产生的影响;王一意的《茶马古道上的康定锅庄》分析了康定在茶马古道上形成城市的历史、地理、政治原因,进而从文化功能主义的角度讨论了康定县城锅庄具体的社会功能和历史文化功能。《清代打箭炉城镇的兴起与发展》文章共分为绪论、打箭炉的兴起、打箭炉城镇风貌与社会结构、结语四部分,在文中第二章第三节作者讲述了清代川藏茶叶贸易及其对打箭炉城发展的影响。茶叶贸易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其它相关商贸活动的发展,于是打箭炉逐渐发展称为大渡河西岸新兴的商业城镇。
四、茶马贸易对川藏线的影响
    茶马贸易始于唐代,历经唐、宋、明、清四朝,是这几朝的一项重要的边陲政策和财政措施,对中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对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社会进步与发展,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茶马贸易的影响和作用也散存于相关书籍之中。有关这方面的论文主要有格勒老师的《“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陈书谦老师的《川藏茶马古道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张永国老师的《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历史与价值》,马冠朝老师的《再论历史上的茶马贸易》等文章。
综上所述,对于清代茶马贸易的研究还有《明清陕西茶商研究》,文中作者从四方面论述了清乾隆年间西北地区官营茶马贸易衰落的原因。乾隆二十七年官茶“每封定价三钱,招商变卖”。西南边茶是将川南雅、灌、名、邛、洪五县区茶产贩向康藏,出碉门以换取松藩、西藏少数民族的马匹和其他畜牧产品,在历史上被称为“五属边茶”。明清时期陕西赴蜀业茶的商人,多在打箭炉(今康定)从事商贸活动,他们在陕西被通称为“炉客”。清朝时期陕西商人采取了购、运、销一体化经营形式,并且把“驻中间,栓两头”的经营方式运作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茶马贸易的兴盛促进了川藏线沿线城镇的发展,这对于开发西南边区经济,维护边疆稳定,巩固民族团结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研究清朝时期川藏线上的茶马贸易还有几点不足:
首先,近年来研究清朝时期川藏线上的茶马贸易的著作比较少,大部分有关对茶马贸易的资料都散存于相关的书籍和地方志中,目前从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严谨的研究的学术著作和田野调查民族志等还很少。我们应该加强这部分资料的整理和归类,完成这部分的缺失。
其次,研究资料发掘较少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在资料方面主要缺乏一些地方志方面的资料,比如碑文、石刻、族谱等等,内容上对各个时期的贸易以及商人的记载较少,这需要结合当朝相关的史料与当地的文化遗产论证而成。
方法方面,我们应借鉴历史地理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方法,开拓思维,创新理论,采用社会调研法、历史分析法、归类法等方法以新的视角来研究清朝时期川藏线上的茶马贸易。
最后,研究的创新点
清朝时期川藏线上的茶马贸易主要包括茶马古道川藏线、茶叶的运输及交易律令、沿线城镇的发展、藏客及马帮、集散地等几部分。目前学界对于川藏线的研究也渐渐成熟起来。目前学界对于川藏线的研究也渐渐成熟起来。茶学的兴盛增加了学者对于茶马贸易的研究。但是就川藏线的研究目前比较成熟的只有官道和商道,对松潘线的研究较少。松潘线是川藏线上重要的一支,探索松潘线上的边茶贸易,清政府对茶马贸易的治理,沿线城镇的历史沿革等内容帮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清朝时期川藏茶马贸易,对现今松潘线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①] 李旭主.茶马古道—横断山区、喜马拉雅文化带民族走廊研究[M].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12.
[②] 王晓燕.官营茶马贸易[M].民族出版社,2004.
[③] 陈崇凯.清代地方经济史[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④] 曾国庆,黄维忠.清代藏族历史[M].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
[⑤] 苏发祥.清代治藏政策研究[M]. 民族出版社,2001
[⑥] 钱时霖.历代的茶马互市概述[J].茶业通讯.1994年第1期
[⑦] 朴文焕[韩国].清代茶马贸易制度衰落及其原因[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⑧] 象多杰本.略论茶马互市的历史演变[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⑨] 匡腊生.古代茶马贸易制度[J].理论界.2008年第4期
[⑩] 魏世友.明清时期青海地区的茶马贸易[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11] 郭孟良.清初茶马制度略论[J].河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12] 赵长治,谢雪娇.“南路边茶”历史发展述略[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3] 陈树珍.“边茶”贸易制度变迁[J].中国文化遗产.2010年第4期
[14] 吕维新.清代的茶叶法规.茶叶机械杂志[J.]1998年第1期
[15] 马勇.松州商贸的历史考察[J].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办理流程  
 
Copyright@ 2012 万融数据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20017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