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北京万融教育管理研究院 万方科技学院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导航    范文数据库    最新征稿通知    期刊百科与写作常识    办理流程    汇款方式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搜索:
  万融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权威 专业 诚信 快捷 竭诚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学术创新和期刊出版业发展服务 稿件咨询电话:13693011947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教育期刊
教育期刊    
 经管期刊
教育期刊    
 社科综合期刊
社科综合期刊    
 医药期刊
医药期刊    
 农林期刊
农林期刊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    
 政法期刊
政法期刊    
 文学艺术期刊
文学艺术期刊    
 计算机期刊
计算机期刊    
 其它期刊
其它期刊    
 
 
 
        万融权威期刊网 >> 范文数据库 >>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模式研究

发布人:万方论文网 浏览 1406 次【字号 】 发布时间:2015年4月22日 打印本页

    
                                     (湖北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张爱民    441021)
 
内容摘要:面对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的机遇,农村发展集体经济可考虑采取以下几种模式:土地经营型模式;资产经营型模式;资源开发型模式;产业带动型模式;资本运作型模式;服务创收型模式;招商引资型模式;股份合作型模式;城市带动型模式;异地发展型模式。同时还应用足用活有利政策、健全强化村级管理、帮助扶持穷弱乱村、夯实筑牢基础工程。
关键词:村级  集体经济  模式  建议
 
 
为了积极探索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我们课题组深入到乡镇、村组和村级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调研。我们发现截至2011年底,襄阳全市2300多个个村集体经济纯收入总量达3.4亿元,纯收入过5万元的村有2037个,占87.9%,集体经济空壳村基本消灭。总结襄阳和外地先进经验,经过本课题组归纳综合、集中研讨,我们认为当前比较实用和先进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十种:
1.土地经营型模式。主要特点是将土地作为村级集体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走“以地生财、以地活村”的路子。在保证群众利益、尊重群众愿望的基础上,对外出打工农户荒闲的承包地,采取委托承包或流转返包等方式,由村集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村级增收项目;对集体的非农用地,可采取承包、抵押、租赁等方式流转或集体经营等形式,以增加集体资产收益。或者采取土地入股等形式,参与到招商引资和企业经营中,从而获得稳定的集体收入。还可采取“双低改造”、土地整治、村庄整合、“挪村腾地”等措施,增加土地有效供给,拓宽财源。据悉,宜城市今年已有10多个村实现“挪村腾地”,累计多增2000余亩有效土地,每年新增集体收入80多万元。在城市化进程中,尤其是城郊村整合闲置土地办企业、建市场,可大大提高土地开发效益。
2.资产经营型模式。主要特点是,将集体所有的厂房、机器设备、办公用房、闲置校舍等资产,以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股份合作、公开招投标等形式,使现有资产得以盘活,变废为宝,变“包袱”为财富,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资产经营模式与开发利用村级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区别,它的优势在于直接利用现成的资产,比较容易实现,收入相对稳定。采取这种模式主要应注意的问题是应采取市场化运作,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实现资产收益的最大化。谷城石花镇平川村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时,大力引进外地企业,把本地原有厂房、机器设备入股到新引企业中,收取固定红利,实现集体经济增收。
3.资源开发型模式。主要特点是,充分开采利用本村山、矿产、水、林、旅游、乡土文化等资源,由村集体依靠自身力量单独开发或吸收外地资金参股入资进行联合开发,集体统一经营或联合经营,拓展创新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子,使集体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谷城五山镇堰河村,近年利用适宜种植茶叶的地方优势,共开发茶园1200多亩,开发种植有机茶200亩和无公害茶500亩,仅茶叶年收入 超250万元。与此同时,该村筹资800万元,开发建成旅游接待中心以及甲板洞瀑布、百日山神庙、真武古寨、生态采摘园等,围绕“游、购、吃、住”,做足餐饮服务和旅游商品文章,开发出土鸡蛋、风干鸡、腊猪蹄、野菜等“堰河香”系列土特产品。近年来,该村每年可接待外地游客8万余人,生态旅游创收超900万元,集体年纯收入50万元。
4.产业带动型模式。主要特点是通过发展产业来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增长。实践中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带动形式:1、自我经营式。是指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和财力的村集体,通过依靠自身力量创办工业企业,走工业强村之路。比如嘉鱼县官桥八组在村支书周宝生领导下创办嘉裕管业公司、长江合金厂、中石特管公司、神农制药公司等高科技企业。2010年,组集体实现总收入9.5亿元,仅利税就多达1.53亿元。当然,采用这种形式的“门槛”比较高,具有较高的市场风险。2、配套经营式。借力当地的县域甚至省属大中型企业,村集体创办小型服务企业和配套加工企业,助推本村集体经济发展。这种形式的使用条件是:驻村或村附近的大中型企业产业链不长的,而且本村集体又具备为其兴办配套服务企业的条件。3、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式。谷城石花镇小坦山村利用村级特色发展壮大苗木花卉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实力。2009年,全村集体经济纯收入25万元。目前该村超80%的土地、农户、收入与种植苗木花卉有关。
5.资本运作型模式。主要特点是较富裕的村集体通过将富余的资金或通过参股企业经营,或通过到外地购买资产、创办企业等形式增加集体收入。近些年来,由于城镇一体化战略的大力推进,不少城郊村因为大量土地被征,而获得了可观的土地征用补偿金;有的村因为领导有方等原因,自身集体经济发展较快,集体资金积累较多。如何实现这些货币资产的保值增量,保证村级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村民持续增收,是这些村庄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资金参股分红是这些村最常见的资本运作方式。同时,也有不少村开始转变观念,打破地域限制,勇敢尝试走异地创业之路,或在城镇、工业园区等置办商业用房、发展标准厂房等物业项目,或者到异地买山开矿、创办企业、参股联营,为村级集体经济开辟新的发展空间。这种模式对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要求较高,有一定风险,但只要运用合理,就能为村集体带来相当丰厚的回报。钟祥胡集桥当村采取参股方式,将部分资本参股到武汉飞德科技开发总公司、武汉中百集团等大型企业,该村集体每年通过这种途径可获得550万元左右的收入,目前积累已超5300多万元。
6.服务创收型模式。主要特点是靠提供服务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具体的服务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或通过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XX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收取一定服务费用;或者是村集体通过创办服务性公司和机构,为企业或村民提供中介服务,充当经济联系的纽带,从中获取相应的服务费或管理费。沙洋县黎坪村集体创办了蔬菜合作社,向蔬菜种植户提供市场信息、种植技术、大棚骨架、种苗等服务,集体获得了一定服务费用的同时,也使种植农户实现了增收,实现了双赢。南漳东巩镇陆坪村借助武汉三特公司投资开发古山寨之机,成立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每年村可增加集体经济4万元左右。
7.招商引资型模式。主要特点是村级集体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利用招商引资,引进农村急需的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增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力。沙市招商局积极协助乡村筑巢引凤、吸资办厂,大力招商,推进农村工业化。该市立新乡洪垸村通过招商引资,兴建台资机械工业园。以“园”兴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南漳城关镇徐庶庙、便河等村通过招商引资,仅房屋租赁费年收入就超过10万元,从而激活了村集体经济。当然,村集体要努力做好招商、稳商、尊商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全程跟踪“保姆式”服务,争取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信誉赢得外商的认可,同时也要避免“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式的盲目引进,要注意做好择商选商工作,避免引进一些“三高”(高污染、高能耗、高消耗)型的淘汰落后企业。
8.股份合作型模式。村民本着自愿原则,投资参股,建立以村集体经济为主导的股份制企业,在企业内部对资金实行民主管理、按股分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宜城孔湾镇杜岗村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村办集体企业—农桥蔬菜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引导动员村党员干部和经营大户带头入股,进而吸引广大农村积极参股,汇集各方资金,聚集发展合力;同时,借助村内凌云蔬菜种植合作社和海明米业公司等经济组织,推行土地入股,实行“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10年,杜岗村仅通过土地入股分红和蔬菜产供销合作分利,就实现超七万元的集体收入。
9.城市带动型模式。主要特点是抓住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发展机遇,利用城市发展、延伸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力,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人口城市化趋势加强,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一些城区村、城郊村充分利用城市发展的带来的机遇,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咸宁市咸安区温泉办事处肖桥村巧借工业小区外迁的有利时机,利用地处城郊的优势,开辟设立大棚蔬菜基地,积极发展菜篮子工程,同时鼓励和支持村民充分利用一切边角碎地兴办私营经济、壮大集体经济。2010年,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120万元年纯收入。这种模式必须地处城区或城郊,占有地理区位优势,因城市的发展而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0.异地发展型模式。主要特点是跳出本村本乡之地域局限,到别人的地盘上去谋求致富,走“飞地”添财增收之路。针对有些村地域交通不便、集体资产资源匮乏等客观因素,在组建劳务公司组织劳力输出的同时,积极引导村集体采取资金入股、异地开发等形式,到异地投资开发,与其它村组、企业合股合作,积极探索建立“飞地经济”新模式新途径,优势互补,互通有无,“飞入地”与“飞出地”实行生产要素按比例进行利益分成,独辟蹊径拓宽增收新路。
每一种模式都有其优点和适用局限性,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各村一定要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包括主观和客观的条件,比如当地的地理位置、土壤气候环境、交通条件、原有产业基础、村庄开放程度、村民尤其是村级管理干部的素质与能力等,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进一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与建议
1.用足用活有利政策
近些年中央和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很多惠农利农政策,这些政策可操作性强、含量高,很多是目前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比如,近年湖北省委组织部又分别与粮食、农业、林业、财政、商务供销、石化、电信、移动等部门联合商定出台了“10+1”文件,全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省直部门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兴建粮油、土地、林业、蔬菜、养殖、种植业等综合服务社。鼓励粮食龙头企业承租村级集体土地,创办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设立移动、电信、联通等信息服务代办点,适当收取代办费用。积极争取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低产林改造、低丘岗地改造(双低改造)等专项资金用于开发集体荒地、荒山、荒水、荒滩,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各地党委政府官员包括乡村基层干部要本着对农村农民负责,为农村农民服务的原则切实严格执行、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
2.健全强化村级管理
一是加强整体规划管理。加快编制县域总体规划,优化村庄布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强规划的管理与指导,建立起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按照《湖北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建立健全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原则,以及村民自治组织管理服务职能与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职能相分离的要求,重点推进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及年收入较高的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和分配机制,进一步完善股份经济合作社内部的治理机制。三是加强集体“三资”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民主监督与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财务运行监督,确保集体资金、资源、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四是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凡是涉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上项目、新办实体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要实行民主决策。五是健全激励促进政策。完善表彰激励机制,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增速快、后劲大的村,要给予项目上的扶持、资金上的奖励,建立村干部工作业绩和收益挂钩制度。加大从优秀的村干部队伍中优先选拔乡镇公务员的力度。
3.帮助扶持穷弱乱村
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对本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类排队,认真分析,把集体经济年纯收入低于5万元的薄弱村,尤其是无资源、无资金、无人才的“空壳村”作为工作推进的重难点,实行领导干部包村蹲点制度,一村一策,制定方案,集中攻坚。继续强化经济部门帮穷村、党群部门扶弱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的帮扶结对机制,一帮到底。要结合重点难点村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奖惩和扶持措施。对“零收入”村发展成为有经营收入的村,可以按收入一定的比例进行奖励,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超5万元的村,县市区财政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要对重点难点村进行资金帮扶,在坚持“输血”的同时,更加注重增强“造血”功能,提升村集体自身发展能力。通过统筹配置资金、政策、人员要素,形成强大的扶贫攻坚合力,实现各地村级集体经济总体均衡发展。
4.夯实筑牢基础工程
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员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认真组织实施“五个一批计划”,选好“领头雁”,配强“火车头”,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凝心聚智作用,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加强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支持和引导“大学生村官”、农村选聘生领办实体,集聚人才、智力、活力,推动集体经济大发展。要积极引导本乡社会能人、外出务工人员、异地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队伍保障。三是加强惠民工程建设,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民心保障。兴办“民心工程”,如加强村组道路、农田水利设施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四是严格考核评价,加大奖惩力度,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各县、乡镇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村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与工资报酬、职务晋升、公务员招录等挂钩。
 
参考文献
1.中共慈溪市委市政府 《创新发展模式 振兴村级集体经济》[J]   宁波通讯 2008(2) 38-39
2.吕千军 《关于贫困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几点思考》[J]   陕西农业科学  2007(3) 134-135
3.湖北省委组织部课题组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途径问题研究》[R] 湖北组工网  2012年4月10日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办理流程  
 

      万融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智力支持:北京万方融智教育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天合东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wfjy2000@163.com     客服合作微信:wfjy2008     稿件查询:15611272168   工作QQ:2545197423(学术部);1511597931(李编辑);1977530847(赵编辑)

Copyright@ 2012 万融数据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20017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