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资源问题研究
张国梅 薛芳 崔昊
摘要:农业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农业资源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清醒地认识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切实解决农业资源利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抉择。
关键词:农业资源;农业信息化;农业专项资金;劳动力资源
1农业资源的界定
农业资源(agricultural resources)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资利用的各种资源。按照来源可分为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两个部分。
自然资源(nature resources)是自然界可被利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以保证农业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所需的自然条件总和。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在农业中,自然资源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它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资料,而且作为劳动对象,农业自然资源生产力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率水平。
2.2农业资源质量相差悬殊,低劣资源比重偏大
不同地区和不同种类的农业资源质量相差悬殊,而且低劣资源比重偏大。
好地即一等地占40%,其余的60%
②是有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风沙、盐碱、洪涝灾害等的中下等耕地及中低产田。这是由于人口众多,平原好地不足,山坡地、沙荒地、滩地和湿地的开垦、管理不善和制度不健全等造成的,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耕地质量不算好。
2.3农业资源分布不均衡,组合错位
按成因和地理分布规律,各类农业资源分布在一定的区域内,而各类资源分布的差异和组合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中国各类农业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组合错位。
如中国南方地区水多耕地少,水资源占了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l%,而耕地只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5.9%,能源资源普遍短缺。北方地区耕地多水少,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4.1%,而水资源只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5%,能源和矿产较为丰富;西北地区土地辽阔,土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5.4%,水资源只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6%,
③能源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成为限制西北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约束性因素。
2.4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后备资源普遍不足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在经济、技术所能涉及的范围内,各类农业资源基本上都得到了开发利用,宜农宜地的资源利用率达90%以上,后备资源不足。如中国耕地适宜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仅1.5--2亿亩,只能开垦出耕地1亿亩,宜农宜耕资源已经处于饱和甚至超饱和状态。特别在黄土高原、风沙地区和西南山区,由于平地耕地不足,不少地区采取陡坡开荒、沙地开荒,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退化。
引起耕地资源数量严重不足的原因除了人口增加外,不合理占用耕地行为是导致耕地数量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违法占地、“房地产热”和“开发区热”、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等使得耕地资源的数量锐减,挑战国际规定的危险点人均耕地0.8亩。
农业用水严重不足,近十几年来,全国灌溉用水量一直徘徊在3580亿立方米左右,部分省、市已出现明显负增长,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快、缺水程度较重的地区,农业取用水量的减少程度更加明显。在三个方面存在日渐严重的危机,即转移、耗渴和污染,也就是从河流和水库向城市引水,地下蓄水层供给耗竭以及迅速工业化引起的污染。我国这种典型的季风气候,使降水的时空分布不能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农业受旱灾影响比较频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资源分配得不合理,使本地区各产业间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状态,尤其是各行业挤占农业用水,使农业发展受到扼制,农业生产萎缩;同时,各种投入(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发挥效用的基本前提是水肥条件首先得到满足,因而水资源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各项农业投入效用的发挥;而且地表水与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农产品品质下降,影响了农产品的商品率。
2.6劳动力资源是中国最具优势的农业资源
农业剩余劳动力依然存在。截止2010年底,中国农业部门劳动力数量为2.79亿,占全部劳动力数量的36.7%,是三部门中比例最大的。由于统计方法及口径的不同,国内学者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算存在较大差异。但从普遍的观察来看,中国每年依然还有1000多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所以农业剩余劳动力依然存在。但
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普遍年纪较大,农业劳动力的“短缺点”可能
很快就会到来,甚至有部分学者基于近年来中国东部地区出现的“招工难”现象,提出中国农业劳动力的“短缺点”已经到来。
2.7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存在众多问题
2.8农业信息化资源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3.对策
3.1改变现有农业资源利用模式
要将现有的农业资源利用低效高耗的粗放型模式改变为高效低耗的集约型利用模式。其核心是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资源承载力。
3.2培育农业资源节约理念
资源节约理念包括资源危机观念、人与白然共存观念和资源利用效率的观念。树立资源节约的公众意识,使大众的生活和行为模式与农业资源利用系统的内在规律和谐起来。使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念深入全体国民心中。
3.3重视农业资源的价格导向
价格是农业资源利用环节中最为灵敏的市场调节手段。造成中国目前农业资源浪费与利用低效的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资源低价甚至无价所造成的后果,资源价格应该实际地反映出中国资源在国际的相对短缺。有效运用价格机制,一方面将有效地引导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提高,刺激国内农业应资源产业的发展和国内外资源合理的综合配置,缓解国内农业资源相对稀缺的状况。另一方面可促进国内资源利用向精细化发展,有效地激励农业资源产业正常成长,同时引导社会需求转向相应的替代产品,进一步保育农业资源。
3.4 实行农业资源开发和保护战略
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一方面带来了物质财富的丰富,也带来了农业资源消耗和相应的环境问题,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必须注重农业资源开发和保护。农业资源保护是近年来由于农业资源不合理开发过程中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而提出的。从中国整体情况出发,有计划开发、适度开发、防治退化、防治污染等。加强资源管理、资源核算、重点资源保护区的建立等都是农业资源保护的内容。
3.5建立健全中国农业资源产权制度
建立健全农业资源产权制度,是为了明晰农业资源产权,而资源产权明晰的根本日的在于确定资源经营者、获益者和法律责任者,是对农业资源利用失效进行法律制约的基本手段。
3.6继续坚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动力还来自于人口素质的提高,而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在于教育。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加强人力资本的投入,尤其是加强基础教育,才能提高劳动者素质,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的推动力。
3.7 加强科技研究,扩大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技含量
人口、经济发展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最终要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有限是相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不断地拓宽资源的范围。新资源、新能源、新材料、新食物将不断出现。这是无法否认的。因此,面对自然,我们总是应该持谨慎乐观态度,最大限度地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3.8 政府要加大农业信息资源的扶持力度并高度重视
政府要更加将扶持力度加大,把农业信息工作看成是农村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措施之一来抓;还要做到加大投资、加强政府的领导、统筹规划。由于绝大部分农业信息都归纳在社会的公共物品,因此必须要政府进行主导并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来将农村公共信息网络体系进行建设,与此同时还要为农业生产经营业者免费提供相对应的公共信息。
将其列入政府主要领导和项目单位一把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制定专项资金考核量化指标,有计划地连续性考核,不达标的要追究其责任;应实行专项资金公示制。包括立项时的公示、工程完工时的公示、征求所在单位及所在地群众意见的满意度公示,增加透明度。还要实行工程招投标制度。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有资质的单位共同投标,实行市场竞争机制,以花最少的钱做最好的工程。在财务上可实行专项资金的报账制。实行报账制可以规范财务手续、工程验收手续、资金拨付手续,做到各部门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对物资采购要实行专项物资政府采购制。通过集中采购,缩小中间环节,减少中间费用,节约资金。
参考文献:
[1] 董蓉蓉,减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Jl.商业研究,2006(5):179-182.
[2] 张燕,张洪,高翔.安徽农业资源投入的增产效果分析[[J].资源科学,2012,34(5):874一878.
[3] 张淑静.浅谈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术论坛.
[4] 贺培峰.农业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 中国审计报·2005-7-18.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