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北京万融教育管理研究院 万方科技学院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导航    范文数据库    最新征稿通知    期刊百科与写作常识    办理流程    汇款方式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搜索:
  万融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权威 专业 诚信 快捷 竭诚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学术创新和期刊出版业发展服务 稿件咨询电话:13693011947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教育期刊
教育期刊    
 经管期刊
教育期刊    
 社科综合期刊
社科综合期刊    
 医药期刊
医药期刊    
 农林期刊
农林期刊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    
 政法期刊
政法期刊    
 文学艺术期刊
文学艺术期刊    
 计算机期刊
计算机期刊    
 其它期刊
其它期刊    
 
 
 
        万融权威期刊网 >> 范文数据库 >>

重大疫情应对中促进乡村大学生成熟成长方法研究

发布人:万融编辑5 浏览 977 次【字号 】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7日 打印本页

    
吕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摘要: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带来的影响之大远超想象,我国在应对疫情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总而言之,人的生存状况仍然是引发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大学生特别是乡村大学生这个群体出发,探究其在重大疫情中的生存特点和成长状况,根据习近平对青年教育观的指导精神,得出具有导向性的策略和方法,进而引发社会对这个群体给予更多关注,促使其在困难和挫折中成长起来,强化担当意识,早日成为祖国可用之材。
关键词:重大疫情、乡村大学生、成长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疫情的爆发和流行与文明进程总是如影随形。可以说,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与疾病的抗争史。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爆发恰逢中国的春节来临之际,城乡之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客观上加速了病毒的爆发和失控,由武汉一城蔓延全国,进而波及全球。为控制病毒传播,中国从超大城市到乡村一律进入封闭状态,所付出的代价异常惨重。显而易见,病毒的爆发对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场巨大的冲击波。全国近四千万大学生被封闭于各自的家乡,直到今天仍然不能返回校园。这部分青年群体是中国未来发展依赖的主要动力,必须关注他们在疫情中的成长,特别是乡村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重大疫情应对中对大学生成长带来的影响

与2003年的非典时期相比,新冠病毒的爆发为我们留下太多教训和思考。时至今日,病毒传播速度已大大减缓,人们也逐渐从恐慌中平息下来。随着企业复工,乡村的大量人口向城市开始流动,大学开学也显得迫在眉睫,整个社会运营体系随着春天的到来似乎重新焕发出中国式的活力和繁荣景象。与2003年不同的是,到2019年中国在校大学生数量已高达3833万人,位居世界第一。重大疫情导致的开学延迟意味着大学生将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所以,剖析大学生在疫情当中的表现和成长,必须回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当中,才有可能找到应对的方法和途径。

1、重大疫情对乡村大学生日常生活世界的影响

中国的乡村,仍然是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表达部分。它蕴含着中国人最稳定的记忆和最恒久的生活经验。在现代生活的冲击下,它仍顽固地表现出中国乡村固有的特色: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无多大变化,但作为传统乡村构成的血缘和宗族关系呈现出越来越淡化的迹象。乡村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就其本质而言“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1]在乡村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实质上是在生产关系中考察,诸如婚丧嫁娶、家庭伦理、衣食住行和人情往来等大部分乡村生活内容。这是以往乡村独有的景致:人们忙碌了一年,在春节沿袭着祖先的经验,每个人顺理成章地接受安排,尊崇习俗。中国人的传统精神在很多乡村依然鲜活。然而,在这次疫情的爆发中,传统的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模式瞬间被击碎。出于对病毒的恐惧和政府宣传管控,人们放弃了多年的习俗,甚至死去的亲人也草草葬下。简单粗暴的标语,违反法律的封门挖路的做法,甚至一点谣言在乡村引发的恐慌也比城市来得更为猛烈。从这个角度上而言,城市的封闭和乡村的封闭又有较大的不同。对乡村大学生而言,疫情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构成严重的挑战:种植业和养殖业损失惨重,特种养殖行业更面临毁灭性的打击,尤以安徽和广西特种养殖行业为最。当然,这是在疫情中必须做出的牺牲,但同时也意味着赖以此为生的家庭将面临很大损失,它直接影响到乡村大学生生活水平。
2、重大疫情对乡村大学生非日常生活世界的影响。
   每一次重大疫情的爆发都是促使人成熟的外在条件。在整个社会问题的矛盾交锋中,它主要反映在非日常生活领域,指向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校期间,教师对学生手机的使用有一定引导和控制,校园的各种文体活动也相对比较多元。然而,在疫情应对期间,手机承载了一个人几乎全部的精神生活。对此,我们要做辩证地分析。一方面,不可否认技术进步导致的异化现象相当普遍,手机不过是其载体之一。现代生活中人非但无法逃避,而且会选择说服自己将此视为合理的存在。“物的价值的异化语言倒成了完全符合与理所当然的、自信的和自我认可的人类尊严的东西。”[2]抖音、王者荣耀、吃鸡等娱乐形式占据了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精神领域,特别是封闭期间,诸如王者荣耀和吃鸡游戏使用流量一度达到巅峰状态。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无论是都市还是偏远地带,这是不得不接受的客观事实。一方面,疫情发生前,每一个大学老师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堂玩手机;而另一方面,网络课堂的开始,又必须促使学生使用手机远程学习。网络教学有没达到既定的效果,如何评估其效果,特别是在乡村信号不是很好的地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如何,仍然有待验证。手机的危险性在于有极大可能将正在成长的大学生变成马尔库塞所指的“单面性”人,变成没有个性的存在,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智能手机的“大众性包含着无限制地把人们调节成娱乐工业所期望成为的那类人”[3]
可以看出,重大疫情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影响巨大。不但物质生活存在降低的潜在危险,大众文化的欺骗和操纵性的存在又为其不够成熟的心灵试图蒙上阴影。但这些困难必须面对,需要促使他们,特别是乡村大学生自己去学会分析社会问题,去主动做一个承担者和正能量的传播者。

二、乡村大学生的成长地域和成长特点

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乡村大学生有几个显著的成长特点,比如大部分受乡村传统的影响,个性不够开朗活泼,学习刻苦勤奋,父母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等。重大疫情应对中,我们探究其成长特点,需要注意的“乡村大学生”这个标签不是一种歧视,而是表明的一群人的特定生活状态和精神上的共性。客观上看,那种对城市的适应痛苦,大学生活的孤独和自由,安全感的缺失,自卑和自闭的交织等问题普遍存在于这个群体当中,“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城市”的现实困境仍然摆在诸多乡村大学生的成长道路上,难以完全解决。

1、城乡二元化格局下乡村的角色和定位

乡村,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占据有重要地位。它往往指向的是具有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征的农业文明社会,指向故乡的存在,在中国的人的感受中散发出质朴的气息。乡村的简单、淳厚、安静和城市的复杂、繁复、喧闹形成鲜明的对比,但这只是我们停留在意识中的乡村景象。事实上,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乡村已悄然发生变化。不了解这个变化,奢谈乡村大学生成长特点显然不契合实际。就一个中国的乡村大学生个体而言,他必然受制于乡村的物质生活,不可能奢望其真正摆脱乡村烙印,单就精神成长而言,他带有乡村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双重约束。
第一、当代意义上的乡村指向
   “乡村”这个概念比“农村”这个概念具有亲切感,一般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更多一些,它比较符合于中国传统的精神认知。事实上,改革开放以后,整个农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意义上专门从事种植为业的人群在构成上改变很大,他们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农业人口。而“乡村”概念界定的内容显然更为宽泛,它不仅囊括了农林牧副渔等多种行业的存在,地域上也涵盖了处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集市(一般是乡镇政府所在地)地带。长期以来,我们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往往将城镇等同于城市,城镇化等同于城市化。事实上,就像斯宾格勒指出的那样“城市与乡村的区别不在于城镇表面的奇异之处,也不在于聚居规模的大小,而在于一种心灵的存在。”[4]尽管其认识有所偏颇,但在中国广阔的乡村版图中,大部分乡镇人口仍然是以农业人口而存在。所以,单纯从户口来区分已很难定义农村的身份,比如继重庆市全部取消农业户口之后,目前河北、辽宁、江苏等1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划分,统一称之为居民户口。可以预见的是,当代乡村振兴实质上是塑造出一种新的“乡村意识”:以文化自信为核心,振兴乡村为己任,再造故乡为目的。“乡村”才是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之路的最佳入口和典型案例,而不是行政命令分割意义上的“农村”。作为一个未来发展的可能典型,“乡村”的现在和未来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以后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就业选择。我们不可能,也不能够消灭所有乡村,特别是这次重大疫情中,大城市乃至超大城市人口密集居住程度几乎构成了病毒的温床,必须引起灾后人们的深刻反思;另一方面,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其往往以乡村农业的发达为主要特色。同样,我国的的乡村也不可能只停留在扶贫或者是城市的附庸地位上,它必须迎来自己的复兴,在现代化的转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乡村”相对于“农村”这个概念而言,它的指向性更能代表农业的未来,更能传承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那部分内容,也只有它才能真正解决中国数百万乡村大学生的困境,促使他们重新认识乡村,担当起新时代该有的使命。

第二、中国的乡村差序格局构成。

就中国目前发展的经济格局而言,显而易见,以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包括京津地区为发展的的第一梯队。当地乡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也显然比其他地区高出不少。这从中国大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可以看到。2018年,东南沿海地带大学生平均月消费水平1486元,上海、北京区域在1400元,广东地区在1300-1400之间,而中原地区以农业大省河南和四川为例,大学生月平均消费1000元左右。当然这个消费水平只是估计到大学生单身状态下的消费水准,并不代表恋爱期间的消费行为。这基本反映了中国乡村的差序格局。在这个格局上去去认识乡村大学生的成熟成长途径,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我们对“乡村”概念清晰界定的更近一步。

第三、城乡二元格局的冲突和融合。

首先,城乡二元格局具有客观存在性。这既有复杂的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困境。城市具有巨大资源优势和聚集效应,肩负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使命,具有乡村无可取代的地位。反观乡村,优质教育资源和生源多年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尽管国家给予了乡村教育诸多扶持政策,却仍然不容乐观。我们反复强调的“乡村振兴”并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乡村似乎陷入了无可避免的衰退之中。
其次,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融合。这不仅仅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所在,而且是每一个大学生所肩任的任务。界定“乡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的概念所传达的是对某个群体以特殊的关注,绝非阶层上的划分。事实上,在中国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江浙沪、广东和福建一些沿海省份,乡村已发生喜人的变化,甚至超越了个别城市的发展水平。它既有乡村的自然和简单,又兼具城市的便利。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未来的乡村的重塑可能性正在被不断的实践所证实。当购物的便利性随着物流和网络速度的提高,我们有可能看到中国的乡村正在大踏步地走向属于自己的道路:传统精神和现代工业文明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经典样本。所以,乡村大学生的成长未来也具有此类担当和使命。
最后,我们解析“乡村大学生”这个身份概念,从而找到促使其成熟成长的方式,实质上不仅仅指向的是他们的物质生活的相对贫困,而是试图帮助他们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我们的文化中始终存在着这样的信念和能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往返,在现代工业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寻找发展真谛,将自己的命运置身于祖国复兴的伟大事业当中,弥合城乡之间,发达与发展之间的差距。

1、乡村大学生的成长特点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大陆居住在城镇(的人口665575306人,占比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比50.32%。然而,时过境迁,2017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了79298万人,人口占比58.52%。从历史沿革来看,在改革开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来自乡村。“乡村大学生”几乎不能构成一个真正的问题存在。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乡村人口不可避免地流入城市,乡村原本的优质教育资源也随之向城市集中,大学生入学数量也呈现直线下降趋势。所以,我们分析“乡村大学生”的成长不能局限于乡村或城市,必须置于整体的世界格局。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的大学生的竞争,不可能仅仅局限在某个城市或国家。换句话说,他必须拥有全球化的视野。当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世界性联系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冲突将不可避免。但整体上而言,融合和交流仍是主要方向。
这次新冠病毒疫情不仅仅给中国大学生,同时也给全世界的大学生的成长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在疫情的应对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不唯体现在国内,同样体现在全世界的共同“抗疫”斗争中。这是中华文明突显的普遍适用的特质。“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今天的中国人。”[5]所以,我们谈论乡村大学生的成长特点首先既要放在国内变化的实际去考察,也要放在全球的变化中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气质中考察,这也是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主导性思想所在。唯有在此认识基础上,谈论“乡村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在逻辑上才能成为可能。
第一、冲突中的成长:升学和打工之间的抉择。
“学而优则仕”一直是传统中国人读书的最终追求。特别是大学生毕业不包分配工作后,对乡村家庭形成的冲击之大至今仍有余波。其伴随的是一直秉持的信念的衰减。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读书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它的目的不是指向真理本身的追求,更多的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换句话说,大学教育是一种投资,很多时候需要反哺家庭,担负着改变家族命运的巨大压力。当一个大学生从贫困的乡村中走出,往往意味着和家人暂时达成了和解,但这一切的背后是倾家之力的付出。对于很多家庭而言,考上独立学院等于没有考上真正的大学,他们无法承受高昂学费,大部分高中毕业生就此辍学,走上打工的道路。造成大学生升学选择阻碍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很多乡村大学毕业后,既难以立足城市,又难以真正的融入乡村。从近几年的北大、清华招生来看,农村学生的比例确实呈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其中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仍然是乡村的贫困所致。大部分父母不得不外出务工补贴家用,既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去辅导孩子,培养特长,仅仅这一点就丧失了北大清华自主选拔的条件。这些客观情况是乡村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面对的现实,也是认识这个群体成长的逻辑起点。
第二、学习中的成长:自由和孤独。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乡村的物质条件注定了大部分学生被迫早早地关心生计问题。90后和00后的大学生可能从小就是留守儿童,在奶奶爷爷看护下长大,这是普遍存在于乡村的现实。他们的父母早早地投身到城市之中去,抱着朴素而简单的信念,争取一方面为孩子读大学做好充足准备,同时也为孩子考不上大学攒够结婚的彩礼。尽管升学和就业存在着艰难的抉择,但大部分父母仍然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大学校园。为了让孩子融入城市,他们竭尽全力。一代人的幸福往往需要上一代人的痛苦填补,而唯有勤劳吃苦能弥补条件上的不足。。

三、重大疫情应对中的乡村大学生成长途径与方法

新时代的乡村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俊杰,探究这个群体在重大疫情中的成长途径,不仅关乎乡村的振兴事业,而且关乎到国家的未来。必须把习近平的青年教育观作为乡村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面对他们在疫情中的迷茫无助、焦虑不安,总结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指导,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提高耐挫能力,促使他们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在困难中快速成长把握住成才机遇。习近平满怀信心地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8],这对乡村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诸多启示意义。

1、必须树立坚定的理性和信念。

  自古成才的道路别无捷径。首先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9]。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青年成才的首要条件。乡村大学生的成长就是锤炼理想信念的道路,相对艰苦的环境更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其次,志向高远容易克服现实中遭受的挫折和失败,从而坚定自己当初的选择。习近平曾深情地追忆过他在农村度过那段时光“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在于理想和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10]。每一个进入大学的乡村学生都应该学习习近平在农村艰苦的环境中,仍怀有崇高理想和信念的这种精神。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复兴大业紧密联系一起,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

2、必须有扎根“底层”的思维,付出实践的努力

从现实来看,今天的乡村大学生所拥有的条件尽管不尽如人意,但相对于以前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毫无疑问,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多年改革的结果,是普通劳动人民奋斗的结果。乡村大学生相对于城市而言,更接地气,更能够知道人间百姓疾苦。同时,相对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一大批能够吃苦耐劳的人。习近平曾在回忆中说“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11]。唯有扎根于人民之中,扎根于乡村之中,保持敬畏之心,以端正的态度,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在举国的重大疫情应对中保持自我,促使自己真正成长起来,提高为人们服务的本领。

3、必须把创新能力和知行合一相结合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创新无疑变得极其重要。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源泉。重大疫情应对中,乡村大学生应勇于承担责任,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帮助改变乡村落后的认识和工作方式。比如在疫情中打出一些不合时宜的条幅,利用工作之便侵犯个人隐私,违法国家相关法律擅自挖路堵路等行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 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2]青年人应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担当和责任感,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既能“破万卷书”,也能“行万里路”。利用这个漫长假期,特别是在人文学科方面,不是被动的等着网课的开展,而应该运用现有网络资源,扩大自己的阅读量。特别是乡村大学生,更要有学习的紧迫感,在学习中增长知识,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增强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以自己的力量。

4、必须将品德提升和人格完善作为人生信条

中国的传统文明从本质上说是农业文明的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结合,再辅之以儒家的“礼制”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连续不断的文明形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为“人人皆可成尧舜”,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人格的重视可见一斑。至今,很多乡村仍然保留着这种完整的文化精神,这也是乡村大学生得天独厚的条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后,他们在精神上具有更持久和深沉的力量。“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13]。面对外部诱惑和世界风云,乡村大学生更要守住自己的底线,既要有饮水思源的感恩之心,也要有关注人间冷暖的大爱之心。唯有将两者结合,个人的人格才会逐渐完善,给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给生命本身奠定科学的价值取向。
总之,新时代的大学生应以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为生活的准则和要求。不但善于从书本中汲取理论知识,更能在国家遭受重大困难时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以爱国主义为大情怀,以在病毒中勇于担当的英雄为榜样,感受其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自觉抵制极端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拥抱新时代,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页。
[3]、霍克海默、阿尔多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74-275页。
[4]、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韩炯编译,北京出版社,2008年第78页。
[5]、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9页
[6]、弗洛姆:《逃避和自由》[M],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页。
[8]、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2019-4-20。
[9]、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3-05-05(2)。
[10]、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J]西部大开发2012(9):112页。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50。
[12]、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新华社,2019-4-20。
[1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2019-4-20。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办理流程  
 
Copyright@ 2012 万融数据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2001766号